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基金,如何选?

原创 三思君 |  来源 三思投顾(ID:sansifund)

一直以来,对于主动性基金来说,明星基金经理都具有非常强的号召力,所以这使得很多经验丰富、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经理纷纷都被委以重任,比如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

 可是,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这些基金(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的业绩有时候差别还真的很大。

 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基金,该如何选”的话题。

 1.基金的仓位不同,导致业绩会有所差异

不同类型的基金,对股票或债券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比如基金经理刘伟林旗下的管理的基金,既有股票型基金,也有混合型基金,甚至还有定开债券基金。

而大家都知道,股票型基金,一般都维持80%以上的股票仓位;混合型基金,是没有明确仓位限制的;债券基金,则是将80%以上的仓位投资到债券中的。

 所以这些不同类型的基金,其业绩和投资风险肯定都是不一样的。

 2.基金的投资方向不同,导致业绩会有所差异

不同投资方向的基金,其投资标的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基金经理田汉卿管理的基金。

 

这些基金,既有投资大盘股的,也有投资中小盘的,甚至还有投资创业板、或者是搞量化对冲型的等。

 所以基金的不同投资方向,肯定也会造成这些基金业绩的不一样。

 除了大盘股、中小盘的区别以外,基金所投的行业不同,也会造成对基金业绩的不同。

 比如一只主要是投资医药板块的,另外一只主要是投资军工板块的,显然这两只基金的业绩走势,长期看,肯定就会有所区别(甚至有可能还很大)。

 3.基金的规模不同,导致业绩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讲,对于主动性基金来说,规模越大的基金,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

 因为公募基金有个“双十”的限制,所以规模大基金可能需要买上百只股票,而规模较小的基金,可能只需要买个30、40只就够了,同时由于市场上好股票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规模大基金管理难度会大很多。

 所以对于同一类型且投资方向大致一样的基金,建议首选规模适中的基金,而不是选择规模较大的基金。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基金,其投资方向、基金类型以及投资风格各异的话,三思君还是建议大家回避这些基金。

 因为基金经理是平衡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基金的管理,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同时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也不太可能对于所有的投资领域都是精通的。

 所以三思君更喜欢的基金经理是专注,而不是什么领域都去涉及。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掘金指南]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