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银行理财市场分析报告
融360 2020-1-10
银行理财收益率迎22个月首涨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再创新高

银行理财收益率迎22个月首涨 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再创新高

第一章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分析

1.1 发行量环比增长2.29% 平均期限创新高

根据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19年12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10024只,环比增长2.29%,其中非结构性理财产品9571只,结构性理财产品453只。从全年来看,12月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高峰期,每年这个时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都处在较高水平。由于春节长假处在1月,假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会骤减,所以1月份产品发行量将会大幅下降。

12月封闭式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223天,较11月增长12天,再创近年来最高值。自2019年7月以来,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一直位于200天以上。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均为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更长,超过650天。之所以理财产品平均期限拉长,主要是受非标投资不得期限错配影响。


从购买门槛来看,12月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有5948只产品披露了购买门槛,起购金额在1万元及以内的理财产品共2304只,占比38.74%,较11月上升了3.38个百分点;其中1元起购产品49只,100元起购产品1只,1000元起购产品1只,5000元起购产品2只,10000元起购产品2251只。

随着理财子公司开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理财产品发行量也大幅增加,未来1元起购的理财产品占比将会不断上升。

1.2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降至15.73%

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2月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有9378只产品披露了收益类型,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326只,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1149只,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7903只。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475只,占比15.73%,环比11月下降了1.27个百分点,近两个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下降幅度加大。

资管新规于2018年4月27日发布,要求在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前,保本理财要全部退出,不过当年保本理财规模却不降反升,2019年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逐渐下降,但整体降速较为缓慢,距离过渡期结束仅剩一年时间,这将迫使银行加快保本理财的退出速度,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难度不大。


1.3 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增18.22%

据大数据研究院统计,12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为1635只,较11月增加了252只,环比增长18.22%,其中封闭式净值型产品1389只,开放式净值型产品246只。自7月份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一直位于1000只以上,11月、12月发行量增幅较大,12月新增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则再创新高。

从发行银行来看,12月共有182家银行发行了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位居前5位的银行分别是华夏银行、青岛银行、天津银行、工商银行、华兴银行,发行数量分别是336只、111只、63只、49只、49只。在理财子公司中,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招银理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分别是37只、30只、19只、17只、6只、1只。

当前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仍然不高,而资管新规过渡期仅剩下一年时间,2020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及规模增幅将进一步加大。


第二章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分析

2.1 年末翘尾,平均收益率迎22个月首涨

据大数据研究院数据监测显示,12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06%,环比11月上涨6BP,同比下跌32BP,止步21连跌,2018年3月以来(22个月以来)收益率首次上涨,并创近4个月最高收益水平。

12月市场流动性中性偏紧,市场利率稳中走高,且银行面临年末考核压力,银行理财收益率呈现出明显的年末翘尾现象。不过元旦过后,市场利率将继续走低,经过短暂的反弹,银行理财收益率也将再次回落,大概率会降至4%以下。


12月份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共380只,平均期限是166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39%,环比下跌20BP。

从不同币种来看,12月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43只,其中美元理财产品89只,平均收益率为2.20%;港元理财产品40只,平均收益率为1.88%;英镑理财产品8只,平均收益率为0.33%;澳元理财产品6只,平均收益率为0.99%。

2.2 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居首

大数据研究院统计了不同类型银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数据显示,12月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24%,城市商业银行平均收益率为4.15%,农村商业银行平均收益率为3.96%,外资银行平均收益率为3.76%,国有银行平均收益率为3.75%。和11月相比,除农商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下降,其他类型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均上升。


2.3 非结构性理财收益未达标率仅1.39%,未来或上升

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2月共有11243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有3171只产品披露了到期收益率,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16%,其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91%,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18%。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更高,但平均到期收益率一直低于非结构性理财产品。

12月共有17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时披露了预期最高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其中102只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占比为57.63%;2743只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时披露了预期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和到期收益率,其中38只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占比为1.39%。

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速度加快,打破刚性兑付,未来到期收益率达不到业绩比较基准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将会上升。

第三章 11家理财子公司开业 现金管理产品监管意见稿出台

12月理财子公司加速进场,兴银理财、宁银理财、杭银理财相继获批开业,信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平安理财则相继获批筹建。截止到12月底,共有11家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5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

截至12月底,国有5大行理财子公司及招银理财均面向公众发售了公募理财产品,已发行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门槛偏低,1元起购产品占比超过一半;二是风险偏高,PR3风险等级产品占比在一半左右;三是封闭式产品期限长,平均期限超过650天;四是固收类产品占比超7成,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在增加。

12月6日,中国结算官网发布关于修订《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的通知,在修订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可参考商业银行开立证券账户,并开立相关理财产品证券账户,打通了银行理财资金与证券二级市场之间的通道,为海量理财资金入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多层嵌套。

不过由于银行的投资优势在固收领域,而且受客户整体风险偏好影响,未来固收类资产投资仍然是业务重点,不过由于权益类投资领域是理财子公司未来业务增长点,可以与同类机构展开差异化竞争,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会逐渐提升。

12月27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在投资范围、久期管理、会计核算方式、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过渡期截至2020年底,与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时间相同。监管对现金管理类产品各方面要求都和货币基金非常相近。

如果政策落实,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收益率会下降。由于现金管理类产品今后只能投资中短期的高信用等级债券、久期缩短且杠杆率不得超过120%,这将导致产品收益率下降。12月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比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高大概0.9BP,政策实施后,两者收益率将逐渐靠拢。

二是流动性变差。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包括T+0理财和T+1理财,T+0理财产品流动性很强,工作日交易时段购买,当日起息,资金赎回实时到账,且不限额或限额很高。但监管规定,今后现金管理类产品单个自然日的赎回金额不高于1万元,与货币基金相同,这将导致产品流动性变弱。

由于理财子公司产品不设具体购买门槛,且今后首次购买面签将会放开,也允许通过其它金融机构代销,今后理财子公司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同质化将会比较严重,优劣势区分不明显;但对很多没有能力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小型银行来说,其发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吸引力将大幅减弱,监管对这部分银行造成的影响最大。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