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船长 | 来源 菜鸟理财(ID:cainiaolc)
受疫情影响,这个假期格外冗长。
所以人流受影响,经济运作受影响,人们心理受影响,股市自然而然也会受影响。
昨天業問老师给大家分析了一番,算是给大家吃下了关于楼市的定心丸。
想必很多菜友还会关心:原本应该在昨日开市的A股,下周一开市时会迎来怎样的冲击呢?
船长先在这里给大家摆个结论:开市自然会下跌,但偏向短期,对长期的价值及趋势的影响很有限。
1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家遇事时也总是倾向于以史为鉴。
这次疫情,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当年的非典。
船长先来帮大家梳理下当年非典疫情与当时A股市场表现的关系。
非典第一例发生于2002年11月,防疫过程经历了三大阶段:扩散、大爆发、衰退及消亡。
2002年11月到2003年2月,非典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但扩散速度比较慢,大家的重视程度也不高。
这段时间内,大盘的走势和非典疫情基本没有关系,还走出了自己的一波春躁行情。
2003年3月6日,北京出现了首例输入型病例。
3月至5月,随着超级传播者的出现,疫情进入了快速爆发期。
在这个阶段,A股呈现了先涨后跌的走势。
特别是4月20日以后,北京的非典确诊病人开始成倍增加,疫情公布的公告改为每日公布。
在4月21日至25日的那一周,A股单周暴跌了7%。
随后高层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五一期间的休市时间延长4天至5月11日。
5月开始,疫情出现了明显的好转。随着小汤山医院的设立,重灾区北京的新增病例基本被控制住了,全国的新增病例数量也在快速缩减。
6月下旬,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到了7月中旬,非典战斗基本宣告结束。
5月至7月中旬,大盘呈现震荡走势。在这之后,大盘开启了几个月的下跌行情,不过这和非典已基本无关,主要是因为央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
不难看出来,非典疫情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主要在于4月下旬的急跌,只是很短期的影响。
大家还可以看看2003年整年大盘的情况,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整年上证综指由年初的1320涨到了年末的1513,涨幅达到14.6%。
再拉长一点,看看2002—2004年上证指数的走势:
在这3年的时间里,2003年4月的那一点影响只是很渺小的一部分,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时间再拉长到5年、10年甚至更长,就更加不足为道了,那次影响终究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了。
2
当然,历史虽然相似,但并不总是一致。
所以在考虑影响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角度也不容忽视:当下的一些先行指标。
这次疫情之下,A股开市之前,外围市场已经做出了反应。
先看富时中国A50指数,这个指数挑选的是中国A股市值规模最大的50只股票。
A50指数春节后于1月27日首日开盘,当日收盘跌幅高达5.54%;1月28日又继续下跌逾1%。
不过在随后的1月29日,A50指数翻红了,收涨1.23%,日间振幅3.7%。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说明了市场超跌了。
至于美股,疫情的影响在1月24日有所体现,道指、纳指、标普500指数全线走低。
的1月27日,美股虽然都是低开,但在盘中得到了恢复,当日收涨,随后几日走势见好。
今早美股虽然再次重挫,但市场上的评价已经变成“反应过度”了。
另外,英国、德国、法国、欧洲等股市指数也都在短暂的下跌后逐渐趋于平稳,可以看到投资者恐慌情绪的有限性。
再来看和A股关系最密切的港股市场。
1月29日,港股开市当日,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红筹指数也是全线下跌。
不过,首日跌幅都在2.5%—3.5%之间,比起A50指数的首日跌幅来说挺可观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甚至可以说是高于我们的预期的。
3
不管是从历史的借鉴,还是从当前的先行指标来看,都指向了一个结论:虽然短期的下跌无可避免,但对于后市的负面影响不会有多大。
从疫情本身来讲,和17年前相比,现在的医疗条件、防控措施等等条件都改善了不少。
而且这些天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比如已经有19个省市区陆续出现治愈出院的病例;
比如钟南山院士前几日说到:“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地增加了”;
比如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已经筛选出几种能在细胞层面较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比如国家疾控中心和浙江省疾控中心都已经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离疫苗的出现不远了等等……
所以,对于延迟开市的A股来说,短期恐慌情绪虽然仍会有,但不必过分放大。
从A股近期的行情来看,上证指数在1月21日下跌了1.41%,1月23日更是大跌了2.75%。
换言之,节前已经提前释放掉了部分风险,目前看得见的风险并不那么可怕。
而且从中长期来看,疫情终究是会结束的,最终A股行情的最大影响因素还是经济大环境。
船长在之前的文章中都已经说过很多了,不管是房住不炒政策下居民资金寻找新出口,还是全球负利率背景下A股的低估值存在较大优势等等原因,都将A股指向了一个大慢牛。
现在,这个论点依然不会改变!大家也没必要慌张!
很多时候,陷阱的另一面反倒是机会。
可以预见,这次短期影响会形成一些错杀,可能有些短线资金会选择卖出。
但A股在回调之后更加具有吸引力了,对于我们一向倡导的长线资金、价值投资来说,这正是我们布局买入优质资产的好机会,这是一点。
再一点,更加聪明的资金可以根据疫情的演化情况来寻找投资机会。
短期受疫情利空影响最大的是餐饮、旅游、交通、影视、娱乐等板块,还有武汉作为产业链上关键一环的制造业,而和防疫相关的医疗器械、药品防护、互联网等板块却受到利好。
这些受到利好的相关概念股很快就会结束,但是消费和服务相关行业会逐渐恢复秩序,大家可以留意这些板块后期的进场时机,可以考虑等一季报利空出尽后再入手。
把眼光再放远一点,我们要剔除疫情这个小趋势的影响,找到大的趋势性机会。
比如2003年的非典其实催发了电商的发展,当下我们也可以考虑,这次疫情会不会推进哪些行业的中长期发展?
船长觉得,线上教育也许会是一个方向。
你的观点是啥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