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力哥 | 来源 力哥理财(ID:lglicai)
《“我现在心里很慌,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文中,我说——
如果时光能倒流回2008年,当年跌破2000点后,我一定会鼓起勇气,闭着眼睛买买买!
随后,有荔枝问了个很好的问题——
2008年的2000点,相当于今天的多少点?
这个问题,很多散户提不出来,他们只会充满迷惑甚至愤恨地问另一个问题——
我们的股市怎么总围绕3000点打转,就涨不上去呢?
今天力哥就来回答这两个本质上同源的问题——这篇文章,价值千金,务必看仔细!
投资有很多门派,但过去几十年来,始终傲立不倒的只有一个流派——价值投资流派。
它的代表人物,就是“活久见”、“太年轻”的沃伦·巴菲特。
只有他一人,单靠投资(开保险公司持续获得低成本现金流)跻身全球顶级富人行列,迄今屹立不倒。
与他同时代其他显赫一时的投资大神,没有任何人的财富地位能与之匹敌。
价值投资理念说起来很简单,全蕴藏在巴菲尔老师格雷厄姆那句名言里——
市场短期看是投票机,长期看是称重机。
换成政治经济学的官方语境,那就是价格(投票机)永远围绕价值(称重机)上下波动。
当市场上太多人投票卖出导致价格远低于价值时,勇敢买入并持有。
当市场上太多人投票买入导致价格远高于价值时,坚决卖出。
也就是巴菲特那句更有名的话——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现在连刚入股市的门外汉都知道引用这句话装个X~
每次力哥对股市发表看法,都会有人不怀好意地说,我就拿力哥做反向指标,力哥啥时候慌了,我就买入,力哥啥时候号召大家买,我就赶快闪人~
然而问题是——“别人”是谁?
在“别人”眼里,你也是“别人”。
任何人类个体的认知能力都非常有限,没人能了解此时此刻所有“别人”的想法,很容易形成选择性偏差甚至幸存者偏差。
比如孕妇眼中,满大街都是孕妇,二孩妈妈的生活圈里也多是其他二孩妈妈,接触不到数量庞大的丁克、不婚和LGBT人群,就会误认为中国现在出生率和二胎生育意愿非常高。
可见,这句至理名言一旦落实到每个人的投资实践中,往往会变成玄学——容易把我们并不全面、客观、理性的主观意愿,当成市场的真实情况,然后跟着感觉走。
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是建立在主观感受和观察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
价格永远围绕价值波动,价格写明面上,所有人都能看到,价值虽然没法准确测量,但可以大致估算。
这就叫——估值。
股市中财务指标有很多,比如ROE、ROA、股息率、市销率、市现率……但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估值指标——
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
PE反映股价和上市公司赚钱能力的关系,PB反映股价和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的关系。
PE/PB越低,估值越低,即价格低于价值越严重,越值得下手。
比如受疫情影响,邮轮业遭重创,全球第一大邮轮集团——嘉年华集团(公主邮轮母公司)股价,从两个月前最高51.44美元,跌到3月18日最低7.9美元,跌幅85%,PE2倍,PB0.18倍。
这意思是,按照2019年财报数据推算,如果未来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你现在投入1800元当股东,2年后公司就能把这1800元本金给你赚回来(2倍PE)。
光公司现在这点资产(主要是邮轮),就值10000元(0.18倍PB)。
(强烈警告:此处非荐股,仅作为案例)
但单一上市公司的经营有太多不确定性,尤其是A股这种财务造假盛行,动不动炸雷的新兴市场,所以相比个股的估值,指数的估值更有参考价值。
因为指数(大盘)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最优秀的一大批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只要这个国家的经济未来整体上还是会继续增长,那指数的价值就会不断增长。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不断提高,价格长期看就一定也会不断提高。
指数低估时,勇敢买入,未来一定能赚到两份钱:一份是内在价值本身不断提高的收益,另一份是价格向价值上升回归的收益。
这就是力哥苦口婆心反复建议大家坚持定投指数基金的根本逻辑。
理论上听起来很有道理,为什么现实中,我A总围绕3000点打转,就涨不上去呢?
首先,是因为大众习惯拿上证指数这个历史最悠久,但算法非常不合理的指数当成大盘指数,来衡量股市赚钱效应。
上周四,上证指数叕跌回2600点的区间。
而历史上第一次涨到这个位置,是2006年底。
2006年底,上证指数首次突破2600点
随后十多年,指数在这附近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次了…
但今天市场上有跟踪上证指数的基金吗?
大家真正普遍投资的主流宽基指数,是代表大盘股走势的沪深300,以及代表中小盘股走势的中证500和创业板指。
沪深300最近跌回3600点附近,但2006年底,只有2000点。
中证500最近跌回5100点附近,但2006年底,只有1800点。
创业板指最近跌回1900点附近,但10年前诞生时,基准只有1000点。
只要你无惧市场波动,过去10-13年,一直坚定持有这些主流宽基指数,今天最少赚80%,最多赚180%。
你看,我A是有赚钱效应的。
但这个收益吧,乍一看还行,仔细折算到年化,惨不忍睹。
如果06年底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持有至今,年化只有4.6%。
中证500高点,也不过8.1%。
这么糟的长期年化回报,和买债基甚至银行理财差不多,我为啥要把钱放股市里过山车,整天提心吊胆呢?
为啥即使不看失真的上证指数,A股赚钱效应依然不明显呢?
现在可以回答那个有水平的问题了——
2008年的2000点,相当于今天多少点?
08年熊市中,沪指第一次跌破2000点是9月17日,同一天,沪深300收盘价为1929点,PE14.27倍,PB2.42倍。
而根据2019年财报数据,如果想跌回08年9月17日一样的估值水平,根据PE测算,今天沪深300应该是4700点, 根据PB测算,则是6600点。
而实际上,今天沪深300指数只有3600点!
没错,如果完全根据静态估值刻舟求剑,当年的2000点,早就应该涨到4000甚至6000多点了。
过去20年,我A出现过4次历史性大底——
2005年沪指998点历史大底,沪深300PE12.89倍,PB1.62倍;
2008年沪指1664点历史大底,沪深300PE12.5倍,PB2倍;
2013年沪指1849点历史大底,沪深300PE9.34倍,PB1.31倍;
2019年沪指2440点历史大底,沪深300PE10.22倍,PB1.26倍;
我认为,牛市中判断泡沫程度,PE更有说服力;熊市中判断低估程度,PB参考价值可能更高。
08年历史大底,PB还有2倍,到了2013年大底,竟然大跌到1.31倍,2019年大底,更是只有1.26倍。
可见,过去10年大盘“上浮零”的根本原因是——
杀估值
长期看,股价是由业绩和估值共同支撑起来的。
业绩持续增长,但估值大幅下降,导致股价(指数)原地踏步,缺乏赚钱效应。
那现在的估值到底有多高呢?
2020年3月23日,沪深300PE是10.73倍,PB是1.29倍。
PE已跌破05年和08年大底,距离19年大底只差4.7%;
PB更是跌破05年、08年和13年三个历史大底,距离19年大底只差2.3%。
如果再来一次今天这种级别的大跌,我们很可能会迎来A股创立近30年来,最便宜的历史性时刻!
再来看代表大盘蓝筹股走势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对标美国标普500指数,上证50则相当于道指)——
05、08、13、19年四个历史大底的PE分别是:11.93倍、12.32倍、7.83倍、8.5倍,现在是8.4倍——仅次于13年大底。
之前四个历史大底的PB分别是:1.62倍、2.03倍、1.23倍、1.08倍,现在是1.03倍——已创历史新低。
看明白了吗?
我说的不是那些垃圾股概念股,我说的是上证50,也就是平安、茅台、招行、伊利、民生、浦发、国寿、联通、恒瑞、保利、国旅、中铁、三一、海尔、国航……
这些中国响当当的扛把子企业,现在卖得真他X便宜啊~
这一波大跌,上证指数刚回到2月3日暴跌时的水平,但大盘股早就跌破2月3日,而中小盘股则相对比较抗跌。
如果不是疫情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大恐慌,出现严重的流动性挤兑,外资为了班师回朝救老家,被迫不计血本拼命卖卖卖(主要是他们钟爱的大蓝筹),硬是把我A拖下水,我们几乎不可能再看到今天这么低的估值。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过去20年中,A股第五个历史大底。
注意,整篇文章,其他什么内容你都可以忘记,但下面这段话,请务必记住——
“没人能准确猜底,力哥也不知道这次大底具体的极限点位是多少,可能就是上周四创下的2646点,也可能还会跌到2500、2400、甚至2300点……
我也不知道这段磨人的至暗时刻还要持续多久,可能一两个月后就雨过天晴,绝地反转了,也可能还要再熬上一两年……
但我知道,现在买入这些蓝筹股,睡得香~”
作为经济成长性更高的新兴市场,A股估值本就应比欧美成熟市场更高,但哪怕欧美经过这轮惨烈暴跌后,眼下估值依然比A股贵。
标普500指数PE17倍,PB2.7倍;
德国DAX30指数PE14.5倍,PB1.13倍;
连日经225指数PE都有13.2倍,PB1.3倍;
就连同属新兴市场的印度,这次暴跌后,MSCI印度指数PE还有16.42倍,PB则高达2.3倍。
现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比我A更便宜的,大概也就隔壁更惨的港股,同样进入了少有的定投黄金时间,只不过港股的弹性(牛市爆发力)还是不如A股。
相比而言,欧美股市,特别是美股,虽然也经历了惨烈暴跌,但估值依然不便宜。
越来越多专家表示,这轮危机的级别将超过08金融危机,直逼1929年的大萧条。哪怕只看08年那次,标普500指数从最高点跌到最低点,前后用了17个月,跌幅58%。
而这一波大跌,标普500才跌了33%,耗时1个月。
不管你敢不敢抄底,反正我肯定不敢……
每次遭遇重大危机,工具理性都会告诉我们:
“看来这次,真不一样”
但价值理性却会告诉我们:
“太阳底下,从无新事”
愚蠢的人,会让理性服从情感;
聪明点的人,会让情感服从工具理性;
最有智慧的人,不仅会让情感服从理性,还会让工具理性服务价值理性。
既不恐惧,也不贪婪
定好计划,严格执行
坚持定投,现金为王
静待花开,必有厚报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