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高财商人士的必备能力

咱们接着前面两篇聊,前两篇谈了我倾向的一种观点: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主要是幼年期),环境的反复刺激的理性选择,这些行为有利于“生存”,比如有利于他获得零食、获得游戏时间,或者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避免让自己受到伤害。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还真是有点道理。

另外,一种习惯的行为或性格特征,没有绝对的好坏。大部分性格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有优势,而在另一种环境下就没有优势。

如果社会动荡,那“敏感多疑”就能提高生存概率;但这个性格在和平年代就没有优势,甚至是劣势,可能连交朋友都困难,社交会出问题。

咱们既然谈的是财商,那就得说什么性格和行为模式,对财商有利。首当其冲的就是“延迟享受”能力,孩子愿意等,拿等待当成是理所应当,而不是一种忍耐。

“延迟享受”在战乱年代就不是一个优秀的策略,因为越动荡,延迟享受其实就越吃亏,不抓紧享受可能就没了,这对生存显然不利。

比如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危险环境中,就倾向于早生孩子,延迟生育不利于基因延续。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父母要求孩子早结婚,早要孩子,还多要孩子?

这是因为父母那一代,父母的父母那一代生活环境往往更加艰苦,以农耕为主,早点生孩子,多一个劳动力,多生几个劳动力更多,对家族延续有好处。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这个习惯保留下来了,成为了一种家族传统。

很多年轻人都在反抗这种“传统”,他们并非出于个人意识的觉醒,而是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了,自己赚钱可以养活自己,收入除了用于维持基本生活外,还能花钱享受更多产品和服务,他们不需要通过生孩子来增加劳动力或消化多余的精力和金钱,拒绝早婚早育也不是“叛逆”,而是理性算计。

所以如果你希望培养孩子的财商,就要善于培养孩子的等待,自律等能力和特征。而这些行为特征需要长期环境打造,这个环境里尽量不能有“危险”,不能让孩子长期处于压力之中,应该提供更多安全感。

只有这样,人的策略选择才有可能存在延迟享受这一项。因为他自己知道延迟了确实也能享受,甚至享受到更多东西。一定是对他有利才行,而且总是得到这种奖励的孩子,才能形成一种固定的思考,行为模式。

我的一个建议是:多让孩子等,从很小的事情开始等。比如孩子管你要什么东西,你本可以现在马上去拿,但是偶尔你可以说“我正在做事,一会儿就完,完事儿我就给你拿,行吗?”

我经常在家里办公,孩子会经常让拿这个那个,或者看她画的画,总之就是各种各样的事儿。我就会说等一会儿,我一定会给你拿,我一定就过去(而且像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家长要说到做到)。

在孩子愿意等待之后,你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延迟享受的第一步,是孩子愿意等,就是普普通通的等一会儿。

我知道很多家长有这种感触,家里的孩子不愿意等,要什么东西马上就要,不马上给就要闹。一方面以前孩子要东西的时候,我们之前总是马上给予满足,孩子的优先级总是排在自己前面,孩子就觉得马上得到是理所应当;另一方面,过去也没有特意的锻炼孩子这方面能力,或者是以前等过,但是没等来也就不信了。

这并非孩子没耐心,而是他没有“等过”,从没克制或压制过自己的欲望。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月我们都是在月底拿到工资,突然有一天公司突然说要等两周,是不是我们也会慌?毕竟以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怎么要拖欠工资啦?公司出什么事啦?

当孩子能够接受短时间等待后,可以把等待的时间延长,比如到明天。我家孩子现在普遍可以接受等到明天,甚至是到周末再解决。有时候她想吃什么,家里也确实没有,我就会说“咱们家现在没有,明天我给你买,你等一天吧。”

记住我们家长不能忘记这件事,如果孩子愿意等,甚至可以多给一些小奖励,比如抱起来转个圈,多亲一亲,表扬一下,甚至是在外人面前表扬。这都是奖励,未必是物质上的。

等待是必备能力,这是财商基础,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财富靠两种手段获取,一个就是创造,另一个就是掠夺。而“创造”必然需要等待,创造就肯定需要时间啊。

不想等,还想获得财富,就会选择掠夺。

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掠夺大部分是犯法的,这个不谈,只谈金融交易。你可能知道,大部分股民就喜欢炒短线,快进快出,为什么股民绝大部分都亏钱?因为他们不想等,所以要快进快出,做短线交易,想赚的是金融市场中的“掠夺收益”。

这就与“财商”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们在聪明妈妈理财课中反复强调财富获取来源问题,长期持有基金的根本原因等等。

你可能有这个疑问:财商难道不是培养孩子经济学原理?从小灌输经济学思维?我认为,对于小孩子来说学习这些其实还太早了,就像幼儿园学英语,学汉字一样,他们并不是真的理解拼音规则,只是在背诵发音而已。而经济学,金融学知识,这些东西长大了再学会很快的。

 

财商真正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这是底层“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之上,你安装对应的软件,才能发挥作用。

我认识的学金融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了,大部分仍旧处于追热点题材、小道消息、靠感觉做投资的阶段。他们并不缺少“术”,而是无“道”。有术无道,止于术。就像是小偷,手法技巧,下手时机,机敏灵动,都是经过训练和实战的,技术一流,但那还是非法所得。

道,就是财富观念,或者是看待财富的价值观,我应该赚什么钱。而投资之道,财商之道,底层是需要延迟享受的基本能力。

财富的创造和时间离不开,抢过来的是最快的,创造很慢,人性其实是要抢的,而不是造,能不等就不等。就这一点多少人意识不到,学再多金融知识也是到股市里“送钱”。

棉花糖实验,延迟享受测试,是让孩子建立收获和时间的关系。你等15分钟,就多给你一个棉花糖。但如果你不想等,你就只有一个。棉花糖实验本身称不上成功,但确实是一个很棒的思考出发点。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理财]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