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只新基建基金,要不要出手?

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40只新基建基金,要不要出手?

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说实话我内心有点震撼,震撼的点是真有钱!

新人笑,旧人哭,新基建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后,主题基金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这不,老基建还没退场,又发行了近40只新基建,真是资本的新宠,资金布局配置的新重点。

新基建今年的涨幅确实不错,大概取得了10%的涨幅,对于这个收益,我还是满意的,可惜我配置的比较少。

新基建的范围,之前也说过,5G基站,特高压,高铁和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虽是七大领域,但这里面最关键的核心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半导体大类,再具体些,就是芯片领域。之前业界有个说法,芯片不是设计出来的,是拿钱烧出来的,可见这是一项非常花钱的项目。从另外一个思路来看,就是芯片研发项目投入大,拉动性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是支持此类项目发展的,这类项目确定性高,言外之意就是建设后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大家形成的普遍共识。说白话就是,这么多钱投入下去,不会浪费,是有价值的,用许三多的话说,就是有意义的事儿。

这种大规模投入,预期会持续到明年,具体什么时候结束,更多的取决于疫情的发展情况。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大家对于芯片的研发过程和研发周期,是否了解?知否知否?

芯片的研发过程类似软件工程项目,也需要根据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这是研发项目的共同环节,也是最基础的部分。设计完成之后,就是系统开发和原型验证,这个阶段的投入较大,原型的功能性能满足条件后,才会较大规模的生产,就进入芯片版图的设计实现阶段,之后就是制版,流片等。

大概的过程就是这样,我说的也不精准,芯片量产之后还要测试修改,不断完善,形成稳定的产品需要很长的时间。说了这么多,你只需要最终理解的点就是,芯片研发,花钱多,周期长,换而言之,企业见效慢,经济效益回报周期也较长,研发一款新芯片的过程真好比“万里长征”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

新成立的40只基金,并不会为芯片研发企业立马注入资金,在换句话说吧,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是很大的,但是话再说回来,芯片研发需要花钱,但钱不是最关键的,人和时间才是关键,如果花钱就能解决问题,那我们至少能成为全球芯片第二强国。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对于40只新基建基金怎么看?

我最后做个小结,新基建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确定性高,但是要通过投资基金,最后取得稳定收益,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短期上涨靠的是预期和炒作,长期上涨就得靠基金投资背后的上市公司,只有这些企业盈利良好,高速发展,新基建基金才能稳健增值。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后辈仍需努力!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理财]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