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尧学长,很高兴你来看我的文章。
之前尧学长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靠投资月入过万很容易,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做不到?》收到了不少小伙伴的留言。
当时我写这篇文章的逻辑其实挺简单的。按照股市长期来看的收益率,基本上需要100万左右就可以达到靠投资理财月入过万的效果了。100万看似很多……但是如果和中国的房价比起来,100万真的不算什么!
这些钱,在一线城市也就只是买个厕所而已,而在其他城市,大都也只不过是一套普通的房子。
上一篇文章出来后没过多久,我们的总理就发表讲话说,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仅仅为1000元……说实话,这个数据挺出乎尧学长的意料的。我知道有一些地方的生活成本很低,但是这的没想到低收入人群居然占了全国人口的40%。
从数据上看,北京的平均月薪达到了21411,上海是21255,广州是18322,而深圳是17217。如果你生活在一线城市的话,可能很难想象一个月一千块钱的日子怎么过……
总理公布的这个数字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如果这么看的话,之前关于房价上涨的一个言论就不攻自破了。
看涨房价的人,一直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城市,之后就会导致城市的房价继续上涨。
但是,如果总理的这个统计数字是正确的……那么这6亿月入1000的人,是没有实力进城的……大家都不是傻子,进城有好处大家才会选择进城,而现在很显然进城之后辛辛苦苦一辈子没准也只能在城市租房住,你说这些人是否还有那么大的动力“城市化”呢?
所以最后对于这部分收入比较低的老百姓来说,改造家乡,让家乡城市化可能才是正路。这件事情的成本也会远远的低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化。
所以,尧学长对于楼市判断的结论依旧不变,未来楼市走势出现分化,只有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城市,房价才有支撑,其他的城市房价,都有很大的流动性风险!毕竟房子年年都在盖,但是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之下,年轻人长期看是减少的……而老年人可能最不缺的就是房子。
上周尧学长在朋友圈发过6亿人月入1000之后,有不少小伙伴问我如果收入就是低的话,该怎么办?有没有办法能够提升一下收入?毕竟一个月1000块钱,确实不好过日子……还有人跟我说自己赚的太少,连媳妇儿都娶不上。
朋友圈毕竟不是个讨论问题的地方,所以当时我就没有回复。今天借着这篇文章的机会,尧学长给月入不足3000的小伙伴提一些“非鸡汤”的建议。
1)思考一下,如果你每个月的收入不高,问题一定出在你售卖自己时间的方式上!你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只售卖了一次,那么自然你的薪水上不去。比如你每天去上班,你白天的八个小时只卖给了老板,来换取这一天的薪水。如果老板就是不给你涨工资,那么你也没有办法。
所以,尧学长的第一条建议就是,想个办法,让你的时间能够“多次出售”!比如,拿尧学长来说,我写一篇文章,10位读者看,那么就意味着我写文章的时间,被出售了10次。如果1000位读者看,那么就相当于出售了1000次。
你的薪水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时间出售的次数太少了。当然,除了提高出售时间的次数之外,还应该增加出售时间的单价。不过这件事多数人一时半会儿做不到,所以太鸡汤的建议我也就不说了。
2)善用互联网!前两天尧学长在微博看到一个视频,80多岁的老奶奶直播卖杏……就是在自己的村子里,拉一条网线有一部手机就搞定了。一晚上卖出去上百单,怎么着收入也有几百块吧!一个月只直播十次,收入就有好几千了。
难不成我们还不如八十岁的老奶奶么?
尧学长的意思并不是说大家一定要去直播带货……我的意思是,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身处天南地北,有巨大的地区差异。你如果真的生活在西藏的话,有很大的可能累吐血收入也赶不上生活在北京二环内的人。不过,互联网没有地域差异啊!某种意义上,互联网是平的!善用互联网作为工具,你不就能躲避地域不平等为你带来的伤害了么?
前一段时间,尧学长在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也聊到过这件事。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你对于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的话……要么,你去一线城市或者省会大城市发展,因为这里有更好的机会与资源。要么,你就在家做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因为只有这样,地域的不平等才不至于对于你的事业造成太大的伤害。马太效应的作用之下,大概率地域经济的不平等还会持续,甚至是差距越来越大。
看一看你周围都有哪些资源,利用一下这个时代最时髦的基础设施……怎么着,也不应该一个月只赚一千块吧!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