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风口”爆发,从业者闷声发大财,我要不要跟?

昨天有才君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位做外贸的朋友说,今年因为疫情,外贸行业变得非常艰难,他本以为自己今年会中年失业去开滴滴,没想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却订单激增。

本来是害怕没活可干,没想到变成了另外一个极端——天天加班,连双休都被取消了。但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虽然累却依然满怀感激,这大概也是种甜蜜的负担。

那位朋友所在的公司是做自行车配件出口的,有才君看到这条朋友圈就去查了一下,最近自行车出口果然非常火爆,甚至有从业人员说,这是二十年来生意最好做的一年。

自行车订单大量增加,对做自行车出口的人来说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对于很多蠢蠢欲动想要分一杯羹的人来说,这可能又是一个割韭菜的收割机。

1 欧洲“疯抢”自行车

跟去年同期相比,5月西班牙市场自行车销售额增长超过22倍,意大利、英国也都增长了4倍左右,俄罗斯的自行车销量更是达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

中国是自行车出口大国,从自行车零配件到整车都有出口。

因为订单突然大量增加,这些企业的库存很快就被消耗掉了,不少企业现在是无车可卖。

之前因为疫情抢口罩大家还可以理解,为啥海外突然掀起抢自行车的热潮呢?

原因有三:

01疫情压抑需求后的集中爆发

三月份开始,国外的疫情开始大爆发,很多国家封国封城,那些本来就有买自行车计划的人,计划也被暂时搁置了。

疫情好转,各国陆续解封,那些被暂时搁置的需求就集中爆发,很多人都挤在这一个时间段买,所以这几个月买自行车的人就会变多。

02疫情尚未结束,部分民众对公共交通有顾虑

现在海外的疫情虽然有好转,但全球确诊人数还是在持续增加。各地陆续复工复学,很多人的出行面临难题。

有些地方的公共交通还没有完全恢复,就算恢复了,部分民众也会担心病毒在密闭空间里的传播。

所以像自行车这种既能良好通风,又能锻炼身体,成本还不高的交通工具会受到追捧。

03政府补贴

欧洲多个国家出台政策来鼓励大家用自行车出行。

意大利决定向购买自行车的消费者提供售价70%左右的补贴,最多补贴500欧元(差不多四千人民币);法国方面也支持企业主为骑自行车通勤的员工提供每人400欧元的交通补贴,每人可报销50欧元自行车修理费;英国政府将推出每张价值50镑的自行车代金券,并推出免税购买自行车计划……

政府给大家发了买自行车专用的大额“消费券”,大家当然很乐意买自行车。

2 可以追风口吗?

看到自行车出口的行情变好,就像对待之前的口罩、口罩机、熔喷布和头盔一样,有不少网友开始思考,自己能不能分一杯羹。

判断一个风口能不能追,主要就是从这三个维度去判断:

01风口能维持多久?是短期需求还是长期趋势?

这次欧洲疯抢自行车,其实是跟特殊的时间点有关。

前期需求被压制导致报复性消费,疫情下对公用交通的担忧还有政府的引导,这三个凑一块,所以自行车一下子变成了抢手货。

但是就算政府的补贴能持续,等报复性买自行车的人消费完了,大家对公共交通的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情的好转慢慢消失,国外的“抢车潮”还能持续吗?

现在自行车出口的好行情很难变成一种常态,这只是短暂的春天。现在这个行业里的人下订单都不敢一下子下太多,怕两三个月之后市场会变天。

等到这一波行情过去之后,买自行车的人可能会减少,就像国内每次购物狂欢节之后,电商平台的销售都会比较惨淡。

现在行业内的公司能吃到甜头,后面加入的人呢?等他们的自行车或者配件开始卖,可能市场就变差了。

他们将面对的是更差的行情和更多的竞争者,僧多肉少,说不定稀饭都没得喝。

02自己是否具备条件?追风口速度够不够快?

一般风口行业起来,抢占市场的速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先进去的人吃肉,后进去的人喝汤。

相比囤口罩,买口罩机,生产自行车或者是零配件需要的投入都更大,要有自己的生产车间,要去找上下游的供应商,要招熟悉制作工艺的工人。

国内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又需要一番波折,像之前国外爆发疫情,口罩缺口很大,我们国内有很多原本不做口罩出口的企业有多的口罩,但由于资质的限制没办法出口。

当时国内好些企业都被人敲了竹杠,获取资质的成本比平时高出了不少,救命的物资都这样,何况是自行车?

等到外行人生产的自行车能够出口,估计市场就冷下来了,压根追不到风口。

03创业思维:如果失败,是否会影响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之前有才君说加盟店的时候,有跟大家说过,创业不要投入全部身家,任何创业都有失败的风险,所以在做这件事之前我们需要先考虑清楚,如果失败,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会不会失去保障?

如果我们无力承担风险,这个机会不要也罢。其实追风口也是一样,现实中有很多人孤注一掷地追风口,最后钱没赚着,本金没了,还背了很多债。

不要追自己追不起的风口。

结合这三条,有才君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行车都不是可以追的风口。

追风口要谨慎不止是针对创业、办厂的人,前段时间也有不少人直接囤积口罩、头盔,包括现在的“地摊热”也有不少人进货摆地摊,追风口囤货同样有可能造成亏损。

赚钱不易,亏钱很简单,大家追风口前要三思啊,罗永浩如果没有追那么多次风口,估计早就财务自由了。

3 投资理财也忌“追风口”

有才君今年觉得大家对于追热点投资的热情十分高涨。

光从朋友圈里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口罩、消毒液、口罩机、熔喷布甚至最近很火的摆地摊,这些都曾在我的朋友圈里出现过。

往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风口,但今年大家明显更喜欢追风口,大概是今年赚钱太难了,大家就更着急地想赚到钱。

但赚钱最怕的就是瞎凑热闹,越着急赚钱,往往越难赚到钱,反倒容易被人赚钱。

还是拿自行车来举例,会想到直接进军自行车行业的,都是有点家底儿的创业者,普通人能凑的热闹也就是相关企业的股票了。

但现在自行车行业的春天还没有结束,相关公司的股票就应开始回落。

凤凰牌自行车应该很多人都听过吧,算是国内名气比较大的自行车品牌了,上个世纪一度被用来当嫁妆。

自行车在国外被疯抢之后,生产凤凰牌自行车的上海凤凰也被股民们炒作了一番,但暴涨没几天就开始暴跌,其他的自行车生产企业比如永安行、中路股份也差不多。

消息最灵通,对市场最敏感的那些人第一时间入场,等到普通人看到新闻再反应过来,股价已经被推高,之后普通人入场就变成了接盘侠。

人家赚了钱高高兴兴退场,凑热闹的个人投资者被套牢。

咱们赚钱真不能瞎凑热闹,要有长久的规划。

今天这个火,咱就投资这个。明天别的有行情,咱就投资别的。这样瞎投资,除非十分走运,不然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最后的收益别说比不上老老实实基金定投的人,可能比什么都不投资的人都要惨。

快钱难赚,我们需要的是老老实实做个适合自己的规划,然后坚定投资,等待收获的季节。

4 写在最后

历史上确实也有不少富豪曾经通过风口快速累积了大量原始资本,不过最后都是通过专注在一个行业才真正发家的。

大家要明白,有些风口其实只是小热点,而人生是不可能永远靠抓住这些短期风口而一直走上坡路的。

当初互联网这个风口来了,马云做了阿里,这是时代的大趋势,而不是短期因为某件事而爆发的热点。

其实人生只要抓住一两个正确的大方向,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就不会错。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