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70%,分批卖出

话说,五穷六绝七翻身!

没想到在7月伊始始应验了。

随着这波连续上涨,之前定投的基金中,中证白酒、互联网50到了我设定的高估线。中证白酒当前持有收益70.92% ,中国互联网50目前持有收益44.52%。

本周,进行了一次卖出交易:中证白酒和互联网50各卖出1份。

卖出的逻辑:两只基金的估值达到了我的高估线。

卖出之后的操作:卖出之后的钱,将会用来买短期债券,作为临时弹药库,

如果之后出现低估的买入机会,方便随时买入。

1、赚认知范围内的钱:

最近形式正好呢?股市上涨的这么猛,有的朋友问,现在卖出,如果继续大涨,万一涨到5000点,8000点,是不是卖早了,少赚了。

这个问题,就像年初大跌的时候,当时2700、2600多点,定投之时有人问,现在是底吗,万一未来继续下跌怎么办?

其实,别说未来,明天是涨、还是跌我也不知道!市场的涨跌从来不是我的坐标。

关于卖出,我是这么理解的,我只赚我认知范围内的这部分的钱,万一他涨上天,翻3倍,5倍,那也不是我能赚的钱。

巴菲特说,能力圈重要的不是大小,而是你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超出边界之外,不是在投资,是在冒险、在赌博!

在股市中,不要妄想卖在最高点,和买在最低点,这事就跟蒙眼接飞刀一样,非常人所能为;

2、忘记曾经的买入价

如果你总是关注盈利和损失,就是在 “往回看”,总和过去做比较。正确的投资应该是“往前看”,看未来,根据预期做出决策。

价格便宜,则买入或持有;价格超过高估线,则逐步卖出。

我们不期望赚的最多,只期大概率是赚的,大概率买的便宜。

3、羊群效应

最近股市说“牛市”来了的氛围甚嚣尘上,今天早上把《行为金融学》拿出来重读了一遍,看到一段重要的观点,很应景,和你一起分享:

社会心理学在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表现是:羊群效应投资者放弃自身判断,追随大众决策,原本没打算买股票,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买,然后跟着一起买。不仅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互相打听对方的持仓,甚至放弃自己原来的判断,跟大家保持一致。互联网泡沫期间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大家都去买W W W相关的股票,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

最后:

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长期投资永远并不缺机会。

耐心是投资的美德,在低估的时候需要耐心定投,等待上涨;当涨到高估的时候,仍需耐心等待,等到便宜的机会出现,再继续定投。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理财]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