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财经资料和金融攻略,欢迎微信搜索关注“康波财经”公众号(微信号:youqianlab)
大家对社保越来越重视,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会缴纳社保。城镇职工每月需要从工资中扣除并上缴一部分资金充值到社保账户中,当自己符合退休条件之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了。
如果按照社保的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的话,有没有算过自己退休后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社保基数每年确定一次,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
我们在看一下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养老金的发放数额是由“个人账户”和“基本账户”两个部分共同决定。如果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缴纳养老保险,最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不会很多,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就可以看出。
1、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发放数额由该账户的储蓄额和发放月数(一般为139个月)来决定的。计算公式如下:个人账户发放的养老金数额=个人账户储蓄额÷发放月数。而个人账户储蓄额的多少取决于之前缴纳数额的多少。
2、基本账户
基本账户的养老金发放金额主要与缴费数额和缴费年限共同有关。计算公式如下:基本账户养老金的发放金额=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期限×1%。其中本人平均工资指数反映的就是缴费基数,按照60%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那么个人工资指数就是0.6,该指数范围在0.6-3之间。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缴费金额越多、缴费期限越长,最终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如果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都是按照最低标准进行缴纳的话,那么我们最终到手的养老金会比较少。要想保障老年生活的质量,可以多缴纳养老保险。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