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
保险怎么样买,才算合理。
其实买保险最主要的还是看个人需求。
包括手里有多少钱能用来买保险、希望侧重疾病保障还是身故保障、侧重医疗保障还是意外保障等,需求不同,保险配置思路也会有差别。
1
首先,保费支出不能超过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也就是需要考虑到买保险的合理性,保费支出如果超过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那这份保险性价比在高,也不值得买。
千万不要听信什么“明天跟意外谁也无法预料谁先到”之类的话术,道理没错,但需要注意买保险会消耗你当前的现金流。
如果为了未来保障,需要你在现在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节衣缩食,降低生活质量,那这份保险其实没必要买的。
倒不如多攒点钱之后在考虑保险,毕竟相比未来风险保障,当下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2
其次,在保险选择上,应该更侧重性价比。
保险可以理解为一种商品,只不过这份商品是为未来的疾病或意外风险买单。
而且大部分保险保障内容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价格和赔付条件,以及对健康的要求严格程度。
因此在保障力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优先购买审核条件宽松,价格便宜的保险。
在保险圈,并没有一分钱一分货一说,也没有最贵即最好一说。
相反,越贵的保险,可能越不值得买。
比如平安的平安福系列重疾险等,虽然是大公司产品,但是价格昂贵,且保障力度相当底下,谁买谁倒霉。
3
最后,看自己的保障需求。
如果是小孩子:
那么就应该以少儿医保和少儿意外险为主,其次再考虑少儿重疾险,最后考虑百万医疗险。
如果是大人:
就应该先考虑购买重疾险。
因为大人重疾发生率还是挺高的,尤其是45岁以后,像癌症等重疾发病率会加速增加。
而且现在快节奏生活,家庭压力也大,很多职业病也容易诱发重疾。
其次再考虑购买百万医疗险,作为重疾险的补充。
至于寿险,最后考虑,意外险如果工作情况比较安全,可以不买。
4
还有一点,理财型险种和返还型保险,尽量不买。
理财型保险就是指年金险,老白不建议买。
年金险的有点在于安全能锁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要想以后获得高收益,必须确保累计保费30万以上。
这样按目前最高的4%左右的IRR计算,60岁以后,每年才能领到4-5万,按当前生活状态,在不计算通胀等因素的背景下,勉强能维持日常开支,但想靠这笔钱出门旅个游,是不太现实的。
而这30万保费必须是你的闲置资金,也就是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用到这笔钱。
试问,能一次性拿出30万闲置资金的人有多少。
确保未来几十年都不用这30万的人,又有多少?
所以,不要轻信保险推销员的话,养老很重要,但没必要负债养老。
对于返保费的返还型险种,老白觉得也不要买。
返还型保险主要出现重疾险和定期寿险等长期险种里。
如果到期没有出险理赔,可以把保费退给你。
看似划算,实则毫无优点可言。
一来价格昂贵,二来保障力度低,而且一旦理赔就不能在返还保费了。
比如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累计保费10万,若轻症按20%赔付2万,就不能再返还保费了,相当于你的10万保费,支拿到2万保险金,实在不划算。
同等条件下,不返还保费的重疾险可能比返还保费的重疾险便宜一倍左右,即便未发生理赔,你也没有花太多钱,算下来并不亏。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