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昨天盘后传出一些负面新闻,按照如今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利好或者利空情绪都会被放大N倍,群体效应会更加突出。

多站在情绪的对立面,你就跑赢了很多人。

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关注普通人无法改变的事情,大部分信息都是无效的,过分纠结短期冗杂的信息对工作和生活没有太多帮助,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多投入在能够提升工作硬&软实力的地方。

并且要避免思维的简单线性化,小时候看电视最关心主角们,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坏人下“地狱”,这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线性思维。

长大之后,则会更多关注是什么造就了所谓的“坏人”,简单的好坏之分又是否只是一种价值观的传导。

日常中,我经常被问到:“栗子,XX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其实很多消息本身无立场,站在不同的角度解答,自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还是回到我们应该关注的面上来吧,这几天的空闲时间一直在看基金二季报,很明显,对于当下估值严重分化的市场,基金经理后市的操作难度比一季度疫情黑天鹅来得更大。

整体来看,二季报这两点重要信息:

1、公募基金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上市公司的股份并不是全部可以交易(流通),宇宙行(工商银行)目前可以自由流通的股份占全部股份仅9.5%。3909只A股,简单算数平均这个比例为47.28%。

公募基金在如今的市场里有多大的话语权呢?

截至今年2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3.16万亿元,占流通市值6.11%,最近3几个季度显著提升。

有机构统计,无论是短期1年,中期5年还是更长的10年期维度,公募基金在医药生物、非银金融、休闲服务、建筑材料、电子、计算机、通信、汽车、家用电器、轻工制造这10个行业中有明显的定价权,换句话说这几个行业形成趋势性的涨跌,需要看公募基金的“眼色”。

2、超配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计算机和通信设备。

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是超配最严重的两个板块,但相比今年1季度,食品饮料的超配比例其实所有降低。有色金属、化工、建筑装饰等周期股被严重的低配。

再好的行业和公司都有估值锚,7月份这些低配的周期板块有所表现,市场风格要完全的转变并非易事,但在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的预期下,基建化工产业链、房地建材产业链中确实有可能走出来的标的。近期我在关注基金的时候,注意力也在向这些方面倾斜。

前天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大大定调目前的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这个背景下,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推动创新,消费和科技这两条主线还是丢不掉的。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理财]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