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重疾险,附加保障到底怎么选?

市面上的重疾险保单非常多,保障责任也各式各样。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既是为投保人提供多样化选择的空间,也有差异化竞争避免简单比价的考虑。

从主险和附加险两大类来看,重疾险一般作为主险,分为储蓄型和消费型两类。

所谓储蓄型,是指满期可以返还的保费/保额的保险,比如到了60岁,即使活的健康,也能获赔。

有的公司更进一步,会把满期金的金额从所交保费提升至保额,这就是变相提高了收益率。

所谓消费型,就是表面的意思,钱花掉了,就没有了,跟理个发、看个电影一样。

具体来说,就是指被保人只有在发生重症、身故的时候,才会获赔全部保额理赔金。如果健健康康活到老,自己是拿不到理赔金的。

有的保险业务员把带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简单理解成储蓄型,其实这是不对的,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那所有的终身寿险都是储蓄型了,反正钱都会赔回来。

但是,只有人死了才能获赔的产品,这算哪门子的储蓄啊?

储蓄型重疾险的价格要比消费型的贵一些,毕竟到了岁数,保险公司就得把之前交的保费甚至完整保额给你。而消费型的只要不出险,钱就一直压在保险公司。

对于消费型重疾险,很多保险公司都会搭配很多附加险供我们选择,不同的投保人根据自身情况,会有侧重点的搭配。

1.身故返保费vs现金价值

纯消费型重疾险,在同等保额的情况下,为了追求保费最低,会考虑降低身故理赔金,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当被保人身故时,仅返还现金价值。

这种处理等同于家属办退保,在被保人身故的时候,保险退保后,拿回来的钱可能比所交保费还低,在有些人看来,比较坑,保险公司有落井下石的嫌疑。

有的重疾险产品为了规避这个矛盾,毕竟人死了,你只退还人家一点现金价值,确实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就设置了一个附加险:身故返保费。

如果你乐意多加一点钱(+15%),那你就可以选择身故理赔金返保费。

更进一步,如果你希望身故视同重症,也能返保额,那么再加一点钱(+20%)也可以。

2.癌症二次赔

纯消费型重疾险在追求保费最低的目标下,对于重症其实是单次赔付的,但是有很多公司为了增加保障责任,会提供恶性肿瘤二次赔的选项。

如果首次重症确诊是非癌症(心梗、脑梗、尿毒症等),半年后确诊癌症的,还可以再次获赔100%保额。

如果首次重症是癌症,那么几年后,如果癌症没治好,还可以再次获赔100%保额。

所谓“没治好”,是指复发、转移、持续、新发4种情况,涵盖了所有的癌症治疗结果。

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癌症二次赔的附加险随着各重疾险产品,额外加费幅度不同,大概是+20%左右。

3.重症二次赔

除了癌症可以2次赔以外,如果扩展到所有的重症也可以2次赔,保费的价格大概要增加30%。

重症二次赔作为附加险,有一个好处,相比于传统的重症多次赔重疾险,本质上讲,这种设计其实是重症不分组。

绝大多数重症多次赔的保单,都会对100多种重疾进行分组。将责任接近的病种分到1组内,对同一组别的疾病只赔一次,这其实是变相降低理赔概率,不利于消费者。

而作为附加险的重症二次赔,是不分组的,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还是可以有效提升保障程度。

4.成人/少儿特定疾病加倍赔

除了癌症二次赔、重症二次赔以外,有的公司会挑一些常见疾病进行额外赔付,相当于介于前两者之间。

比如对于男性,考虑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疾病;对于女性,考虑子宫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疾病;针对少儿高发的白血病、骨癌等疾病,可以额外获赔一定比例的保额。

与癌症二次赔、重症二次赔不同之处在于,这项责任是与主险一起,在被保人首次确诊时就可以获赔的。

以社群里某款重疾险为例,如果投保了50万保额,孩子确诊了白血病,那么在之前附加儿童特定疾病保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一次性获赔75万元。

如果选择的是第2、3点癌症二次赔、重症二次赔的话,首次确诊白血病,只能获赔50万,第二次再出事,以后再赔50万。

综合考虑来看,特定疾病加倍赔的理赔概率,要高于癌症/重症二次赔附加险的。

保费增加的幅度,大概是+15%。

5.投保人保费豁免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重疾险,都有被保人的保费豁免责任,也就是说,如果被保人发生轻症/中症,后期保费无需缴纳,保单继续有效,以后重症确诊了,还可以额外继续获赔理赔金全款,轻症、中症、重症的保额,互相独立。

被保人保费豁免的考虑是,患者已经需要提前去医院进行治疗了,家里正缺钱呢,如果还有后期保费缴纳压力,其实是不人性化的。

而投保人保费豁免,是指如果投保人发生轻症、重症、身故的,被保人的后期保费,也一样无需缴纳,保单继续有效。

比如妈妈给孩子买保险,如果妈妈出事了,孩子以后的保费不用交了;丈夫给妻子买保险,丈夫出事,妻子的保费不用交了,这些就是所谓的投保人保费豁免。

绝大多数重疾险中投保人豁免这一附加险,对于投保人身体状况要求严格,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轻微小问题的,都买不了,必须是完全健康的人才能选择这一附加险。

极少数的保单,开放了在线核保,给投保人一次机会。

投保人保费豁免这一附加险的价格,与投保人的年龄和性别有关,大概加费5%-10%。

6.重症住院津贴

如果说以上5种附加险相对普遍,那么重症住院津贴就显得相对小众了。

这一附加险的赔付前提需要满足两点,一是重症确诊,二是在医院持续治疗。

保障责任是被保人在医院就诊的时候,每年可以额外提供10%的保额,变相提高了保障程度。

如果重症确诊了,但是没有在医院持续治疗的,保险公司就只赔付1年的津贴费用,而如果持续治疗了5年,那么就连续赔5年。

一般来说,根据保单条款,最多也就是赔5年,累计最高赔50%保额。

像心梗、脑梗这种一次性住院做手术的,赔付1次津贴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如果是像癌症、尿毒症这种,需要长期去特殊门诊化放疗、血液透析的,那么领5年的津贴钱,也是可能的。

这种附加险的价格,相比于主险来说,大概会+20%。

明白了这些附加险对应保障责任内容,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选择合理的搭配顺序呢?

首先,把主险保额买满,保障期尽量选择终身,争取第一次获赔就拿到最多的理赔金。

如果预算实在是吃紧,就调低保额、拉长交费期、缩短保障期。

如果把主险责任都保障充足了,手头还有钱,那么才考虑附加险,不要舍本逐末。

考虑各类附加险的搭配顺序,可以本着两个原则:

一是保障需求,如果家庭里面有长辈患癌的,那就优先选择癌症二次赔;如果给孩子、配偶买保险的,并且自己身体健康的,那就选择投保人保费豁免;想要兼顾身故理赔金的,那就选择对应的附加保障。

二是预算情况,在主险保障买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先自己测算一下不同附加险对应的价格,组合搭配在预算范围内的额外保障。

如果所有的附加险都选上,虽然保障很全面,但是价格也要翻2-3倍了。

重疾险要考虑的太多了,今天跟大家讲的还仅仅是产品保障和价格两方面因素。但是被保人的自身健康状况,能否满足这款保单对应的健康告知核保规则,还需要凭体检报告、病历材料申请保险公司审核。

医生说的小毛病,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乙肝、胃炎、肾囊肿、结石等等,都需要如实告知。如果隐瞒病史的话,会给日后的理赔带来不必要的纠纷麻烦。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保险]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