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低估的股票可以买吗?

刚刚过去的 7 月,A 股行情持续向好,很多热门股都已涨上天了。

不少粉丝就问左哥:还有没有被低估的股票,现在还可以上车的?

还别说,真的有!

这大半年来,被称为「 A 股三傻」的银行、保险、地产一直萎靡不振。

不仅远远跑输创业板指数,甚至还跑输了上证指数。

就是一个字:惨!

回到粉丝的问题,左哥给的回答是:

如果你的风险偏好较低,对投资收益的要求不高,还能够坚持长期投资,不妨考虑下「三傻」里的银行板块。

 一  

银行板块目前的估值有多低 

可能很多人会问:

左哥,你说银行板块被低估了,它们的估值水平怎么样?目前到底有多低?

这里左哥用「上证 50 」来举例说明。

上证 50 的成分股主要就是银行、保险和地产三大傻。

所以,可以用上证 50 的估值走势,来大致反应银行的估值走势:

2005 年6月底,沪市大盘低见 998 点,其时上证 50 指数的市盈率估值为 12.98 倍;

2008 年 10 月底,沪市大盘低见 1664 点,上证 50 指数的市盈率估值为 13.25 倍;

2014 年3月中,沪市大盘低见 2019 点,上证 50 指数的市盈率估值为 7.95 倍;

2020 年3月 23 日,沪市大盘低见 2656 点,上证 50 指数的市盈率估值为 8.40 倍;

2020 年7月 31 日收盘,沪市大盘收于 3310 点,上证 50 指数的市盈率估值为 10.94 倍。

也就是说,上证 50 目前的估值数据比 2014 年稍高,比 2005 年、2010 年都要低,也就比今年3月的最低值略有反弹。

但很明显,上证 50(近似为银行板块)仍处于估值的底部区域。

如果你觉得「上证 50 」的估值不够有说服力,我们再来看看「中证银行」的估值走势:

可以看到,目前「中证银行」的估值比历史 96% 的时间都要低,低估买高估卖的平均收益高达 37.45%。

再者,左哥从中信29个一级行业中,发现银行板块存在的几大特点,那就是:估值最低、股息率最高、盈利最强。

也就是说,如果你做好了长期投资的打算,并且对投资收益的期望值,并没有像消费、科技、医药那么高,现在开始抄底银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银行的低估,有一定的市场逻辑和市场基础,但股价和估值杀到这番地步,明显是纠偏过正。

二  

银行股真的跑不赢市场吗 

银行股真的跑不赢市场吗?

未必!

其实从 2014 年以来,银行股一直走的不错。

我们最熟悉的招商银行大概涨了 5-6 倍,银行股里的大牛股宁波银行更是涨了 7 倍多。

宁波银行这个月 K 线图,除了 2018 年回调了一下,每一年都涨的很好,今年也创新高了。

从 2014 年到现在 2020 年这个时间维度,整个 A 股市场,能跑赢宁波银行的股票很少,能跑赢招商银行的也不多。

同期,创业板指涨了 2.5 倍不到,也就跟工商银行在这个周期的表现正好持平。 

虽然也有一堆银行表现不行的,但热门银行总体都走得不错,差不多都有 6 年 3 倍以上的涨幅。

持有银行股的股民,过去几年的日子,相对还是比较滋润。

出来混总要还的,前面已经爽了 6 年,被压制 1 年也很正常。

更何况,今年银行被压制应该是有预期的,因为疫情背景下,银行肯定要给实体经济输血让利。

不光我国的银行这样,全球的银行都是一样。

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要求银行今年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以冲抵可能的坏账。

全球股市大涨背景下,全球银行股都大跌,A 股算是跌的少的。

所以,目前的确有可能是抄底银行的好机会。

从 7 月的 PMI 数据来看,国内经济的恢复是超预期的,有可能银行不需要为实体经济输那么多血。

左哥找身边做投资的朋友做了下调查,今年对于银行股只有两种合理的态度:

一是从中短周期出发,不玩或者等着抄底银行股,左哥自己属于第一种;

二是从长周期出发,佛系持有不动、看淡短期涨跌,等待银行价值回归。

左哥之所以考虑中短期等合适的机会抄底银行股,是因为看到了短期内全球杀银行估值的逻辑(越便宜安全垫越高)。

但又对银行股持有信心,是对长周期上相信银行股价值回归的理性(毕竟估值最低、股息率最高、盈利最强)。

三  

银行未来还有上涨的可能吗 

银行板块未来还有价值回归和上涨的可能吗?

这个毋庸置疑!

估值偏低,赚钱能力强,这样的优质资产,随时都可能发动一波 30%-50% 的上冲行情。

尤其是银行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显而易见。

市场早晚会纠错的,银行股的价值,早晚会在市场中体现。

如果你手里持有银行股,一定一定要沉住气,毕竟周边都涨上天了,按照结构化牛市的特征,早晚也要轮到银行板块。

另外,现在市场上还流传着一种说法:

A 股慢慢就要全部实行注册制了,A 股也会逐渐向港股、美股靠拢。

港股、美股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高成长股票高估值,低成长股票低估值。

所以持这种说法的人得出一个结论:

将来 A 股也将长期、大量充斥一些 3、5 倍估值的仙股,而看起来不赚钱的科技股将永远享受高高在上的市场溢价。

左哥觉得,这个结论一半对一半错。

A 股将越来越跟国际接轨的这个说法,的确没错。

大量的上市,大量的退市。优质的股票将长期受到市场的追捧,劣质的股票长期遇冷,无人问津。

但是,A 股跟港股还是不一样。

港股的确存在大量的仙股,但仙股集中营集中的都是一些皮包公司的壳股和多有造假历史的黑股。

有业绩、高分红且长期高分红的企业股票,不在仙股之列。

在造假的业绩之下,3、5 倍的低估值并不低。

一文不值的东西,卖任何价格,我都觉得高。

反倒是像赚钱能力强的银行,这类优质的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肯定能生存下来。

将来也会会成为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最佳的投资标的之一。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理财]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