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在一定程度上社保问题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事情。社保的缴纳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保险内容,其中最让人关心的就是关于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问题,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因为人们在年轻时都会考虑,如何保障自己年老时的生活,所以这使养老金成为了人们在社保系统中最为关注的点之一。养老保险是五大保险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职工在退休之后,能够领取一定的金额作为自己生活上的经济保障。因为养老金对退休人员老年生活有着极大的保障性,所以让更多的人愿意在年轻时缴纳养老保险。
如果职工在年轻的时候缴纳足够的养老保险,那么就能够在退休之后享受到不错的待遇,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那在退休之后能够领到多少国家发放的养老金额呢?这与本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年份、缴纳档次以及退休时的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
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退休之后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含利息)÷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是139个月。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x缴费年限x1%。
由此可见,提高缴费指数,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高。缴费的时间越长,领取的养老金也是越多的。
其次,每年养老金都会有所调整,2020年全国养老金调整幅度为5%,而调整的具体办法限定了三类,即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这三大类。挂钩调整主要跟退休人员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原则。也就是说,养老金额度高的人,再同样的涨幅下,涨得额度就会越多。
除此之外,如果参保人员还能拥有独生子女证件、人民教师退休证件以及参军人员的退伍证明资料等条件,该参保人员也会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