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读者,由于之前用医保卡给家人开过药,担心会不会对买保险有什么影响,特地来问我。
影响肯定是有的,还能不能买保险,需要一事一议,具体分析。
根据我国医保政策的规定,把自己本人的医保卡给其他人使用,轻则有违诚信,重则违法违规。
而各家保险公司对于医保卡外借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持否定态度,主要原因有2点:
一是保险公司认为该人诚信有问题,以后骗保的概率大。
倒不是说把自己医保卡给家里人使用,自己以后就一定会骗保。但是在保险公司看来,骗保概率增加的买卖,能不做就不做了。
二是保险公司无法查明被保人的真实健康状况,名义上说医保卡给家人用了,但到底是不是暗地里本人使用,至少保险公司很难识别,索性不做这单保险业务。
但根据医保卡外借的严重程度,也并不是一棒子打死,都不能买保险。从轻重程度来看,一共分为7种情形:
1.个人账户购药,无诊疗记录,仅限感冒发烧等非慢性病/传染病药品
2.个人账户购药,无诊疗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传染病/重大疾病药品
3.个人账户购药,有诊疗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传染病/重大疾病药品
4.医保卡外借他人体检
5.医保卡外借他人使用个人账户支付门诊费用
6.医保卡外借他人使用个人账户办理/支付特殊门诊/住院费用
7.医保卡外借他人使用统筹账户支付门诊/住院费用
各家公司对于第3-7类情形,不再接受重疾险和医疗险、寿险核保申请,直接拒保。
也就是说,在医院有过相关治疗、体检的,不论使用的是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也不论治疗项目、次数如何,都一律拒保。
有这类情形的投保人,只能购买意外险和养老年金保险。
对于第1类,绝大多数保险公司不要求告知,所以感冒发烧拉肚子,这种开药记录,是不影响我们买保险的。
而对于第2类,在零售药店购买慢性病药的情况,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在销售线上保单时不接受其投保。
有个别保险公司的核保人员表示,如果客户能够确定只是购买,明确能证明不存在药物治疗所对应的疾病或无相关就诊史,在投保时能够如实告知健康状况,还是可以购买健康险。
在投保时进行核保申请时,需要说明购买慢性药的时间、频率、原因,有的还需要附带个人最近一期的体检报告。
如果是偶尔一两次买过降血糖、降血压这种药给家人,且时间久远,还是问题不太大。但如果是近几年常有开药记录,通过保险公司审核的概率,就要小很多了。
毕竟像高血压、糖尿病这种可以事前服药控制体检指标的疾病,凭借体检报告也很难让保险公司相信,被保人身体是完全健康的。
目前线上重疾险保单因为价格便宜,受到很多年轻人的热捧。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跟谁做业务都是做,身体健康没毛病的还能省点心。遇到医保卡外借记录一大堆,甚至还都是慢性病药的人,以后也是麻烦不断。
这也是给大家提了个醒,至少在自己还没配置保险之前,不要把医保卡外借给其他人使用,这就好比开车的人,不要把自己的驾照分数给别人使用一样。
保险公司的核保政策也不是固定的,有的时候赶上某款产品促销了,临时把审核规则放宽松些,对于医保卡外借的可能就接受申请了。
今天就不跟大家安利具体某款保单了,有相关情况的,想要投保的再私信我。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