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33种情况不用交个人所得税,工资又多了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很多人选择去挣钱获得收入。而在工作中,很多人不知道哪些情况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实际上呢,个人所得税与我们息息相关,而且个税的计算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不是很懂的话,很容易出问题。那么,新个税法实施之后,哪些个人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哪些个人所得税无须缴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针对这两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需要纳税的情形如下: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2、在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时,不得进行扣除的支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33项!

1、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

2.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可扣除一定标准公务费

3.福利费(生活补助费)免税

4.救济金、抚恤金免税

5.工伤保险待遇免税

6.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免税

7.个人提取的“三险一金”免税

8.生育津贴免税

9.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免税

10、退休费、离休费等免税

11、延长离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从所在单位取得的补贴免税

12、科技人员职务转化现金奖励减征50%

13、科技人员股权奖励暂不征税

14、亚洲开发银行支付的薪金津贴免税

15、军人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免税

16、军人的十三项补贴

17、退役士兵的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免税

18、远洋船员的伙食费

19、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减半优惠

20、疫情防控津补贴免税

21、单位发放的预防新冠肺炎的防护用品

22、外交人员所得免税

23、外籍人员的八项补贴免税

24、特定来源的外籍专家工资薪金免税

25、境外人才税负差补贴

26、奥运相关外籍技术官员免税

27、西藏地区津补贴免税

28、残疾孤老烈属的所得各省确定减税幅度

29、住房租赁补贴免税

30、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补偿收入3倍以内部分免税

31、一次性破产安置费免税

32、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递延纳税

33、职工个人取得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税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经验之谈]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