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把我妈接来北京住了一段时间。毕业以后,很少这样陪她唠嗑了。
原本只是母女俩的闲聊,但聊完却发现一个很神奇的规律:
原来每个人一生中会遇到无数个暴富的机会。
哪怕是我们那里穷到不行的18线小县城,也一样存在。
而且这些机会很容易辨识,甚至不需要多努力,你只要抓住了就可以暴富。
接下来的内容,不是讲我妈怎么抓住机会暴富,而是聊她是怎么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最后活成苦瓜命的。(苦瓜命是我妈的自嘲)
1、嫁错人,错过阶级跃迁
我姨妈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专生,毕业后就是公务员,自然她身边都是当官的。我妈年轻时候,姨妈给这个亲妹子介绍了好多公务员,偏偏我老妈全部都给拒绝了。
理由还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人家是当官的,我是老农民,嫁过去要受气。
最后选择了我爸,原因是:他会做家具,是个手艺人,饿不死。
每次和她聊起这事,我都打趣,要是她真嫁给公务员,我就是官二代了……
虽然我妈的考虑有道理,但其实受不受气完全看自己的。
你要是就知道在家做家务,跟老公要钱,肯定是会受气。
但你嫁过去,你接触的全是高官贵人,多学多看,总能学到一些皮毛。眼界高了,学识有了,就算自己想做个小生意,启动资金也比别人容易筹到。
就像奶茶妹妹,虽然她是离婚了,但跟着刘强东学做生意,学投资,结交人脉,考上剑桥,而且现在还是富婆一枚。如果她没嫁给刘强东,想要到达现在的生活,估计还得奋斗个十几二十年。
后来我妈跟我爸确实是没饿死,但日子过得是真的苦。这两年身体也因为年轻时候太劳累,落下各种毛病。反观我姨妈,比我妈大十多岁,看起来比我妈还年轻。
我倒不是鼓吹大家去傍大款,但如果遇到这样的机会,拜托别傻乎乎的拒绝。
2、没读完书,错过前程
看了上面那个例子,你应该猜到学历在我妈那个年代是很吃香的。
我妈是初中学历,她其实也想一直读下去,但奈何家里不让读。用她自己的原话是,她要是一直读下去,也能读一个大学生出来。她的人生,也会变得比现在更幸福吧。
读书、学历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是普通人阶级跃迁的最容易的一条路。
所以我也能够了解,为什么我妈从小一直跟我说,不管家里再穷,也要把我供出来。
3、工资上交,错过第一桶金
我妈年轻时候,有一份工作是在茶厂包茶叶,一个月工资80多块钱。
80块钱是什么概念呢?当时一碗早点才5分钱,老师一个月工资才40多。(我也不知道真假,就是听说的。不过她还买得起手表应该是真的吧。)
照理说,这么高的工资,她完全可以存下钱来,以后做小生意啥的都不愁了。
问题是,我妈把工资全都上交了,一方面是补贴家用,另一方面我姨妈说帮她存着,结婚时候再还她。
结果是,她那些年全打白工了,补贴家用是没错,但亲姐后来一分钱都没还她。
有几次还是她小姐妹们实在看不过去了,背着她给她买了新皮鞋、新手表,直接在工资里扣。
不然这傻妞,连皮鞋手表都落不着。
重点是,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姐姐,养家糊口再怎么也轮不着她这个老三啊。
可是她善良啊,哥哥姐姐不怎么养家,她做不出来不管不顾。
所以,我妈又一次错过了。
经常有人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我想说,钱是弹药,临到有什么机会,你就可以用它来抓住机会啊。
马云的创业基金,就是他当老师存下来的。如果他没有第一桶金,也没法创业,也没有现在的阿里巴巴了。
4、没钱没胆子,错过当万元户
后来我妈跟我爸合伙开家具店,也认识一些生意人。我妈人品挺好的,所以人缘好,朋友都爱帮衬她。
有一次,她要好的一对夫妇朋友说,带着我妈做建材生意,不过得投入几千块。我妈很感动,然后拒绝了。
原因是,要是钱放进去了,亏了就啥也没了。
后来,那对叔叔阿姨当年就赚发了,又拿着赚到的钱做各种投资,当上万元户,日子美滋滋。我妈那个后悔啊。
说实话,我挺能理解她的。辛辛苦苦赚点钱不容易,亏了就白白做那么多年了。
但如果,她原来做茶厂的钱没补贴家用,几千块不是她全部家当,而是其中一小块,亏了也没关系。
是不是,我现在也是富二代了?
更重要的点,她能不能识别出这个赚钱机会,能不能识别出合伙人的能力,如果都能看出来,那其实也有勇气all in 进去吧。
5、错过割胶热,错过暴富
我们县城临近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有超级多橡胶树。我妈那个年代,合成橡胶还不是很多,所以天然橡胶就很吃香了。
有一阵橡胶热,很多人都去西双版纳割橡胶,我妈很多朋友也去了,工资也很高。后来国家允许承包山头割橡胶,有一批人就靠着承包割橡胶,赚的盆满钵满。
我妈呢,因为家里不让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大钱。
读书,家里不让就没钱读,这个可以理解。但当时是去赚钱,还被家里束缚,实在可惜。
6、错过榨油,错过小富
说一下背景,我妈那个年代的油,都是在粮食局买的。食用油是个人压榨的,还不像现在这样随便能买到。
我姨夫,有一个榨油店。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赚了不少钱。
我妈呢也会榨油,但她从来只想着那是一份工作,没想过自己做。
后来说起我姨夫,她就是默默羡慕。
7、错过房地产,错过资产翻倍
房地产这个,我妈错过的还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第一次是小时候,有人要卖房子,600块钱,很便宜。
当时我家是有那个钱的,我爸妈在家商量来商量去,还是不买了。我在旁边使劲说买买买,也没用。小孩子的话,大人才不会听,哎。
其实,我当时也不是有远见,而是觉得反正又不贵,就买吧。而且房子是县城里,我们家是在城边,要是以后去城里会很方便。
第二次是最近几年,在我家楼下租房子的大爹大妈给自己买房子,约着我爸妈一起。房子才一千多一平,还送电视啥的,真的是白菜价。
我妈又拒绝了,理由是我们家有3层楼了,没必要买那么多。也没必要再负债了,她怕欠钱。
然后呢,那一千多一平的房子现在房价4800,翻了将近5倍。
最近跟她说,我和我老公明年要买房。她问,你们不是已经买了一套了,怎么还买?
我要咋回她?
8、错过家具店,错过小富
虽然我妈笨笨的,但有时候还是挺聪明挺有胆量的。
我爸不是会做家具嘛,但胆子小,脑子里只想给人家打工。我妈就推着他,用3000块把家具店给开起来了。
刚开始,这还是一个有那么一点创业苗头的。
县城里没人开家具店,市场一片空白,卖啥赚啥。我们家那个小作坊设备也开始升级,从纯手工做家具,慢慢买了刨花机、鼓风机……各种机,做得有模有样。
我还记得,小时候爸妈经常带我和我弟去看电影,喝冷饮,吃好吃的。幸福是真幸福~
但问题是,后来市场变了。做家具的人多了,家具花样也多了,两个人也不知道怎么优化设计,优化成交话术。
生意就一直不温不火,勉强度日吧。
我之前在K12机构待过,咨询师的成交话术足足有一本书那么厚。上门咨询的成功率,甚至能高达90%。
我常常在想,如果当时我爸妈能多想想怎么优化各种环节,或者多找大牛学习,会不会后面的日子更好一些?
————————
讲这么多,没有diss我妈的意思。她是我亲妈,我有什么资格去diss她呢?
只是我一直觉得,我妈是那么聪明,那么能干,那么善良,又很漂亮。她真的值得过上更好的日子。
但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当然,还有很多无可奈何的因素。
从小在小县城,见不了什么世面,也没读什么书,家里穷,没人帮忙指点,确实做不了最优的选择。
和我妈聊完后,一是为她惋惜,二是庆幸她是我妈。
我们村里到现在,还有因为父母不让孩子做这做那,明明是很聪明的人,后来没读书,读了书大学毕业也只能留在家里。
她一直鼓励我读书,但从不压迫我去读。
她虽然希望我留在家里,但从不阻挡我到处跑。
她真的是一个超级超级好的母亲!
但与此同时,我也在警惕。我是不是能识别出机会,我能不能抓住机会,我能不能让自己的路好走一点。
机会一直都有,关键是能不能抓住。
今天就写到这,谢谢你读完了。
希望对你有用,共勉。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