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挥别科创50,又迎来秋天的第二批热门基——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基金
小伙伴询问我,是否购买。
关键问题在于对这批基金的认识,或者说投资的预期。
这批基金最大的亮点在于和蚂蚁集团签订了战略投资者认股协议,可以优先于网下、网上投资者优先拿到蚂蚁集团的新股。
既然是公募基金,就会绕不开“双10协定”
单只基金持有单只股票市值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10%;
单家基金公司的全部基金持有单只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
这批创新未来基金的定位应该是:
10%蚂蚁集团+90%其他股票(债券)。
在2018年曾经发行过6只轰轰烈烈的战略配售基金,由于各种因素,这几只基金沦为二级债基。
并非二级债基不好,【二级债基】是只做固定收益理财的投资者慢慢过渡到净值化产品的第一步。
而是大家一开始的预期是偏股型基金,搞股票,搞独角兽,弄收益,冲!
结果最后变成债基,当然不太好受。
这也是我开头强调的买之前,先弄清楚产品的定位,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的并不是基金本身,而是收益跟我们预期有很大出入。
呐,做投资,要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回到正道上,这次的创新未来基金,吸取了18年战略配售基金的教训,规定了股票仓位不低于60%-100%(封闭运作时)。
除去10%蚂蚁集团,余下的买什么就很关键。
除了华夏的新任基金经理比较陌生以外,各家基金公司搬出了旗下股票投资的王牌基金经理。
算上这次每只基金120亿元规模,王宗合和陈皓将晋升500亿俱乐部。
从各基金经理代表产品半年报前十大重仓股来看,王宗合和劳杰男投资风格偏价值,王宗合持仓以消费为主,劳杰南则更偏向于金融、消费。
陈皓、周应波、周克平投资风格更偏向于成长,持仓多以TMT、生物医药为主。
除了这批创新未来基金,蚂蚁集团的招股说明书还透露,18年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也会参与本次战略配售,分别是南方、易方达、招商、华夏、汇添富、嘉实战略配售,目前这6只基金场内交易价格相较于净值约有2%左右的折价(更便宜),自蚂蚁集团9月22日发布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以来,场内的战略配售基金已经受到资金追捧。
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有一定的锁定期,新股上市的溢价收益最终会归于平淡,而看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价表现。
打个总结:
创新未来基金,最多10%资产投资蚂蚁集团,剩余90%投资A股或者港股;
以战略投资者获取得蚂蚁集团股份,有一定锁定期,以更长期的眼光捕获收益,放弃上市溢价;
基金经理,鹏华、汇添富偏价值,易方达、中欧、华夏偏成长;
退而求其次,18年的战略配售基金也会参与蚂蚁集团的战略配售。
最后唠几句题外话。
离二级市场近,消费时有意无意会优先考虑上市公司。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