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鹏华基金子公司鹏华资产作为管理人、工商银行代销的“鹏华聚鑫”系列出现兑付困难的事闹的挺大。
“鹏华聚鑫”系列产品出现全线违约,总金额或超过20亿元。
按照现在市面上流传出来的和解补偿,投资人差不多只能拿回来一半的本金。
“鹏华聚鑫”系列可不是超高收益的理财项目,是我们很容易在银行买到的“放心”产品。
100万起投,期限为6个月,业绩比较基准“仅”为4.1%。
我原来在银行工作过,我知道其实很多在购买“鹏华聚鑫”系列项目的投资人,其实根本不会意识到有本金亏损风险的。
风险提示、各种告知环节,也都是走过过场,客户经理一般都会暗示投资者,没啥风险,银行你还信不过么?
银行客户经理私下承诺“刚性兑付”已经是一个行业潜规则。
不过,随着资管新规的推进,“刚性兑付”已经逐渐被打破了,这几年里出现问题的理财产品着实不少。
我们老铁在购买理财的时候,一定要搞懂投向,否则真的不如买银行定期。
话说回来,现在市场上的资管产品、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以及各种投资产品越来越多,对很多人来说着实没有产品辨别的能力。
在我看来,财富管理这个赛道今后是有很大潜力的。
我就拿银行销售的各种理财产品来说,你对它了解到底有多少?
在过去“刚性兑付”的背景下,不管怎么样都亏不到你,你只需要关注收益率就够了。
今后不同了,你需要真正清楚钱用在了哪里。
但说句实话,银行很多的理财产品,都是会涉到多层嵌套,你从产品说明书上根本看不出来自己钱跑哪去了。
就是银行的客户经理,对产品的了解,很多时候也不会比你多太多。
再说现在的基金,全市场的基金产品比股票还多,仅仅是各种分类就让绝大部分人眼花缭乱。
即使是相同分类的基金,比如混合型基金,产品与产品之间的风险也是千差万别。
而且,随着金融业逐渐向欧美靠拢,越来越发达,今后各种投资产品会越来越多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这种情况下,市场是需要一批能够帮大家去筛选产品的一批人,一批机构。
在过去,“投资顾问”的角色一直是由银行还有券商的销售来完成的,但因为立场问题,以及专业度问题,大部分显然是不够看的。
所以,近几年里,各种理财大V开始出现,各种专业化的理财咨询机构也开始慢慢冒头。
然而这个市场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真是搞服务的,有些就是来骗钱的。
而且现在投资者向顾问付费的意识还不太有,整个行业还是处于萌芽到爆发的前期。
但趋势是不可逆的,这也是我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的动力。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