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集了这周大家问得比较多的几个问题,在此做个统一回复,或许你也正好有相同的困惑,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1、道君,基金定投到底是每周投入好,还是每个月呢?
这个问题是所有开始定投的人都会问的,今天统一来回答一下:
从定投的原理来说,它的本质是不管市场当前是处在高位还是处在低位,我们都按照固定的时点买入,这样,就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成本。
换句话说,同一时间段内买入的次数越多,越能够接近市场的平均成本。
从获取市场平均成本的角度看,周定投>月定投。
但是,从我自己实操的经验上来看的话:
1、如果你是心态佛系的人,更适合按月定投;
2、爱看盘、爱着急、动辄就要抄底的人,就适合按周定投。
像最近的行情,就特别考验人的定力。
很多人可能都乱了阵脚,要么提前玩命抄底,要么不敢再定投,甚至赎回基金。
这种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确定买入时间的策略,其实并不明智。
毕竟对于正常人来说,要赚200块得到的喜悦,才抵得上亏损100块带来的痛苦。
正是有这种影响在,主观的判断很容易不知不觉受到影响。为了避免犯这种错误,应该怎么办呢?
有两个办法可以试试看:
一个就是指数在高位时不投或少投,低位时就多投;
另一办法就是提高定投频率,比如将原来的月投改为周投,我原来也是按月的,这半年来就改成了周投。
总之,还是那句话:
定投贵在坚持,切记手贱。
2、道君,最近XX基金很火,可以买入吗?
其实不管是基金,任何资产买不买,我们都要看是否值得买?
“价值投资”最理想的情况是,如果一家企业价值一元钱,花上4毛钱的价格买入,但是企业经营的相当不错,也可以花1元的价格买入。
作为企业的增长速度会给你带来理想的回报!
这是价值投资的精髓,但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没有告诉你如何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
事实上对于企业价值没有什么公式,能一下子算出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
要想算得准确一些,得花上不少时间去学习,你不可能一下子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就像你不可能一下子成为骨科专家一样。
芒格也说他们手上没有一套能准确评估所有企业真正价值的系统。
不能准确评估怎么办呢?
巴菲特说,寻找那些可以跨越的一英尺的障碍,而不是拥有跨越七英尺障碍的能力。
也就是寻找那些明显的机会,放弃那些难度较大,看不懂的机会。
例如:在证券市场投资的品种很多,有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基金分类又有主动基金、指数基金、分级基金、债券基金等!再往下指数基金又有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策略指数等!
我们不太可能有精力去跟踪全部的基金,所以有所取舍,我们要把精力放在相对简单的,容易看懂的基金上。
虽然赚的少一些,但是不亏就好,随着能力圈逐渐扩大,再慢慢拓展投资的范围。
越圈而行,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3、汽车行业最近很火,道君你怎么看?
前几年,汽车整车公司估值基本上都是在1倍pb附近挣扎,非常惨淡。
眼下汽车回暖的大背景可能是汽车销售整体在恢复,但这个完全不足够让市场起飞,充其量也就是让汽车股像银行那样修复一下。
个人认为,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电动汽车的催化。
现在蔚来2000亿,小鹏汽车700多亿市值,更不要说几万亿的特斯拉了。
我记得德意志银行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
中国的一批“造车新势力”将颠覆汽车行业,并将蔚来、理想、小鹏以及威马并称为“Fab Four(披头四)”,而腾讯、美团、阿里和百度,目前分别是蔚来、理想、小鹏和威马的最大机构投资方。
传统整车厂,虽然说主要业务还是燃油车,但是真要搞电动汽车,至少在积累上,还是科班出身,不会比造车新势力差多少。
另外,前两年,我们国家的电动汽车,有一大部分都是用在出租车,客车,还有网约车。
但是今年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针对个人消费者的汽车,慢慢起量了,估计在座看官都有人买了蔚来。
所以我觉得是电动车打开了传统汽车行业的想象力,未来可以关注这块的产业趋势。
4、想挑一只指数基金作为入门,但是不知从何下手……
首先这个思路很正确,想要买基金首选的就是“指数基金”。
在此,给各位看官提供一个选指数基金的方法—— “四看”。
一看规模:对于大多数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来说,规模越大越好,但“增强型”的指数基金有点区别,还是要看基金经理能力。
二看跟踪误差: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所以对于完全复制型基金来说,跟踪误差越小越好。
三看费率:虽然指数型基金相对主动型基金费率更低廉,但也不尽相同,选择的时候可以选费率更低的。
四看基金公司实力:看看这家基金公司之前的管理实力怎么样,投研能力怎么样,好的基金公司的管理模式是会帮你排掉一部分雷的。
5、道君?你觉得接下来牛市还能雄起吗?(老问题,但是总有人问)
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预测市场呢?如果你严格按照基金定投的纪律,低点买入,持仓待涨,其实根本不用在意市场的涨跌。
这话我说了无数遍,但是还有人听不进去。
我每周在圈子里复盘市场的时候,也总会收到圈友类似的提问。
既然你想听预测,那我就斗胆预测,接下来市场调整过后还会继续向上(脸已经准备好随时挨打了)。
从目前的板块结构上看,前期的消费和科技大涨,后续的军工与免税大涨,现在又有基建、银行、保险这几个呈现跟涨趋势。
以上均说明此次上涨不仅结构较为合理,并且上涨的核心逻辑能够有制度和基本面支撑。
所以接下来的机会在哪?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是低估值板块补涨,比如银行、保险等。
第二是波动后估值的回升,例如科技板块,近期虽受中美事件影响回调,但是过了这段时间,科技依然是主线。
不说别的,单单前阵子那些募集火爆的新基金也要进场建仓啊,这些资金跑不掉的。
个人建议如果你是炒股的,仓位太重可的话以适当减仓,仓位轻一点,应对波动压力也小一点,不至于慌了就乱来;如果布局的好公司回调,要么可以逐渐加仓,要么多一点耐心,但前提要是好公司。
如果你是定投基金的,严格按照定投的节奏走就可以,设好止盈止损的心里线,要知道,现在的回调远没有到很便宜的时候,也不要一跌就急忙补仓,如果布局的低估值板块快速拉升,及时做好止盈即可。
长期投资不缺机会的,留好子弹才是关键。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