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企业其实就如同居家过日子一样,有的人家粗茶淡饭,“粗粮”当家,日子照样过得丰衣足食;有的人家粗细搭配,有“精粮”有“粗粮”,其乐融融;有的人家就喜爱“精米细面”,日子过得仔细,也是家道从容,书香门第。
精细化管理古已有之,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企业管理的粗与精,孰是孰非,也很难于一统定论。
笔者做了一个实体零售店,同时有几个厂家供货,厂家来货时,各式各样,不一而足。有的厂家就给个发货总数,发个货品清单的电子表格来对照,而有的厂家则每一包货就是一个挂杆,连货品清单及搭配图都配在里面。
其中有个厂家有自己专门定制的外包装袋,上面会写明店铺名称,发货系列,发货件数,发货重量等,装衣服的包装袋则会印刷上码数,打开外包装袋里面还会附上货品清单,总之是清清楚楚;很方便整理。
尤其是一包货就是一个系列或者一到两个挂杆,里面还配上搭配图,这样的管理水平很高,也确实难得,笔者从事服装行业数十年,可谓见多识广,但对这样的企业也是肃然起敬。
由此可见每个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当然的盈利能力也肯定大有不同。一些企业很喜欢谈战略,谈管理高度,但一到细节管理就掉链子,笔者认为这样的企业都是样子货,根本没有能力高屋建瓴,也走不了多远的;谈战略,谈管理高度,那其实就是想割市场的韭菜而已。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细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精是精细化渠成的结果。细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精的途径,通过细最终达到减损增效、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效益。
精细化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在节省顾客时间,以他们可接受的价格的前提下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与财富。
精细化是和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并且有生产力的管理行为。从这点上来讲,精细化并非仅仅是制度、做法、和技术的精细化,也不难停留在“制度的完善”、“报表的完善”上。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会忽略了细节的存在,每个人对精细化的不同处理则足以反映出人的素质的高低和企业服务水平的高下。
精细化管理是指管理行为的精确化、深入化和细致化。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小而精”。企业规模小,可以做精,做细,可以研究精细化管理、实践精细化管理、完善精细化管理,继而打造卓越,迈向辉煌。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