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谓是直播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不论是否是专业直播人士,都开始试水这个行业,尤其是在一些短视频平台,带货直播随处可见。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播带货的质量也就可能参差不齐,近日,知名主持人汪涵直播带货被曝翻车,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直播带货迎来翻车潮!
从吴晓波直播翻车到高晓松直播带货翻车、郑爽直播带货翻车、李湘直播带货翻车,直播带货翻车案例比比皆是,明星们不是正在直播带货翻车,就是在直播带货翻车的路上。
日前,“汪涵带货疑似造假刷单”的话题引发关注,其原因是直播带货之后,当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销售退款率高达76.4%,导致不少店铺收到了平台虚假交易警告,这也便引起了网友认为是刷单的猜测。
针对汪涵疑似 “刷单”行为,汪涵签约方银河众星回应称“这是假的”,公司没有任何虚构数据或购买流量的行为,只是帮该电商平台账号做一次直播执行,没有必要去刷单。
当潮水褪去,就知道谁在裸泳了。现在看来,直播带货这门生意,泡沫越来越多了,数据越来越假了。
除了直播人气外,GMV等电商关键指标也可通过刷单做高,在这一数字泡沫中,商家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刷数据是直播行业的必然动作
11.06亿和6.96亿,这是薇娅和李佳琦在双11最后一场直播中的GMV数额,在此之前,两人在双11预售当日创造了80亿的GMV。
GMV,是电商平台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不断高企的GMV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数字神话,平台、主播在这场数字神话中狂欢,商家、消费者却掉入了数字的陷阱。
根据腾讯深网报道,11月11日晚间,脱口秀演员李雪琴在某平台参加的一场带货直播中,311万的观众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而剩下300万的观众全部是花钱刷量得来的。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某大型直播平台一万观看量是80元,持续到下播,还附送点赞;某音120元100人气,1000人气600元,持续时间为四小时,提供其号即可。”
实际上,直播刷数据行为一直存在,只不过直播电商的兴起,为此类刷单机构提供了新的业务方向,若以上述价格计算,300万人气所付出的刷单成本仅为6万元左右。
据了解,此类刷单行为均为“机刷”,这些机构通过“群控”系统到人操控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台手机,自定义在直播间互动。
“平台、商家、刷流量机构分属不同地域,市场监管部部门在执法上存在难度,这也造成了监管的缺位;另一方面,高流量、高销量数据也能为电商平台带来热度,平台对此类行为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此类行为。
明星带货的尴尬
在很久以前,对于薇娅2019年通过直播卖出27亿元女装的业绩,吴晓波是十分惊讶。作为一个科普大佬,他终于是把这个案例带到了自己的年终秀内。基于本能,从薇娅延伸到直播带货,吴晓波妙语连珠,讲的那是头头是道啊。
终于,在今年6月底,迎来了他的直播首秀,还留下了“2020年不做直播不看直播,基本就属于白过”的金句。
结果,满心欢喜过后,吴晓波老师终究还是“翻车”了。
某商家直言:花了60万坑位费,结果只卖出5万元的成交额,与当初预估的50万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还有某乳业品牌商家爆料:同样是掏了60万坑位费,但最终只卖出十五罐奶粉,第二天还退货了3罐,平均下来就是每单5万元的天价客单价,恕我直言,这样的直播带货,谁上谁都行。
MCN背后的虚假盛世
直播带货,如果翻车,大家第一反应会把锅甩给谁?大部分人会说主播,毕竟大家看的是你直播才翻车的啊。但是说实在的,抛开部分是品牌商家的问题之外,大部分都与主播的背后操盘手MCN有关。
MCN,英文全称是Multi-Channel Network,通俗点说,就是网红孵化中心。专业挖掘、培养、孵化网红达人的经纪公司或者机构。
从最新的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已经拥有20000家MCN机构。但是,在2015年,这个数字仅为160。也就是说, 在短短4年时间内,这个数字足足增长了快130倍。这也恰恰证明了网红经济是异常火爆。
直播这个行业两极分化非常明显。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这个行业,80%的直播带货都不赚钱,只有那头部和部分腰部MCN机构是赚钱的。那部分没赚钱的怎么活下去呢?能接到部分广告是不错的了,还有部分就是靠忽悠商家直播带货拿取坑位费,以及不断招募新人主播以此来获取平台收益。
MCN机构骗取商家坑位费
首先,按照粉丝数、主播类型、ROI转化率等等,给出主播报价单。之后,紧接着就是双方拍定主播签合同,按照约定时间进行直播带货。
到时间了,主播正式开播,MCN就开始操作了,刚开始,气势得足,于是网上买来大波人气入驻直播间;当然,牌面还得够啊,于是利用自己的小号先刷几辆飞机、跑车等高额礼物霸榜,之后产品上架了,一面找水军在评论处疯狂留言,另一面则是找人在后台下单,给商家制造热销假象,这么一弄,品牌商倒以为赚大发了。结果过几天,按照MCN的套路,陆陆续续几天开始退货(一般是退一半,另一半自己留着,运用其他渠道进行销售回本)。
于是,MCN机构赚到了坑位费,还赚到了20%的佣金,另外加上产品的其他销售费用,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而商家呢,最终就只能留下两行泪,默默认栽。
只能说,现在直播间内的数据,很大一部分都是假的。还真以为大家吃饱了没事干,天天待在直播间就为了抢购那些商品啊。这是不存在的,千万别入了那些MCN的坑。
如果商家KPI任务重,时间急,是可以找那些头部主播进行直播带货打一针镇痛剂,不过基于前车之鉴,千万不要找那些三无主播或者不专业明星进行带货了。
另外的主播全网最低价对商家有不少的困扰。因为如果是同等级的主播,他们之间都是存在竞争的。就拿李佳琦的例子,因为隔壁薇娅的兰蔻套装比自己的价格要低了20块,然后他在直播间宣布“永远封杀兰蔻”。对于兰蔻而言,在信誉度以及销量上面,品牌都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所以,直播带货对于商家来说,终究不会是一个长远发展的好方式。只不过现在这个时间段,以及市场的新鲜感,让直播带货成为了众多商家眼中的香饽饽。待到潮水退去,信任体系完全崩塌,这个行业迟早也会走到日暮西山的那一天。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