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保险停售了,我会受影响吗?

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信息,比如:某某保险下线了,以后再也买不到了。

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此事,特别是在保险行业,现在的好产品,几年后再看它,也未必还是好产品。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某款保险产品是不是真下架,其实无所谓。

但是,对于已经买了该保险的人,心里就有些没底了。

它怎么就下线了呢?

我的保单会不会受影响?

如果有影响,会是哪些影响?

就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出来了。

今天鹏哥就来讲讲,如果我们买的保险停售了,会不会受影响。

本文重点内容:

保险产品为什么会停售?

什么产品停售我们不受影响?

什么产品停售我们受影响?

一、保险产品为什么会停售?

通常情况下,一款保险产品停售,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 产品更新换代

人类社会,大部分产品都会不断地更新换代。

保险,说白了其实也是产品,自然也不例外。

一款保险产品,往往在刚上市时可能保障比较到位,性价比也好。

但是,就像其他商品一样,不同厂家之间是竞争关系,相互学习和借鉴是免不了的。

保险行业也一样。

所以,很可能不用几个月,竞品纷纷推出,甚至都还会更好些。

就像鹏哥前两年给家人买重疾险时选的弘康人寿健康一生A,在当时,它的保障到位,性价比高。

可是,现在再拿出来对比,和超级玛丽系列重疾险很难相提并论了。

因此,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永远没有靠一个产品打遍天下并长期独占鳌头的情况。保险产品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2. 产品销量太低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车企的失败案例,比如某型号的汽车一季度销量只有几辆、十几辆。

可谓,败得一塌糊涂。

保险产品也一样。

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市场上虽然保险产品非常非常多,但是,真正有知名度、有销售的并不太多。

而且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设计一款保险产品也有成本,但它与车企推一款新车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保险销售的是合同,说白了,就是承载着约定的几张纸。

所以,保险公司并不吝惜推出新产品。

新产品上市,销量好留下,销量不行的直接下线没商量。

3. 被监管机构叫停

在保险这个行业里,监管机构无比强大,没有哪家保险公司敢不听监管爸爸的话。

而监管机构有时也会调整一些规范,这同样会导致产品下架。

比如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了19号文,要求厘定“保证续保”和“连续续保”的区别,一下子导致上百款百万医疗险下架。

2019年,银保监会对预定收益率4.025%的年金险做了调整,这造成很多预定收益率4.025%的年金险在2019年底陆续下架。

结果就是,目前市场上再难找到预定收益率这么高的年金险了。

如果说前两个原因导致产品下架,是保险公司自己的行为,调整也是个案。

那被监管机构叫停,很有可能会涉及到整个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当然,也有某家保险公司产品不合理,被监管机构紧急叫停的情况。

总之,监管机构叫停的,保险公司必须停。

4. 理赔率太高,亏钱

这个世界中,除了死亡和选择,任何事都存在概率。

尽管保险产品在设计之初都经过了保险精算师的严格计算,但是,那也是基于模型推算出来的。

既然是推算的,必然会有准与不准两种可能。

实践是检验保险产品的唯一真理,如果保险产品上市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理赔率太高,越卖越亏钱,保险公司必然不会赔本赚吆喝。

所以将亏钱的产品下架,也在情理之中。

5. 一种营销手段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产品下架也是保险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

特别是火爆的重疾险,更愿意使用,且屡试不爽。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年初的达尔文2号重疾险,当时在市场上卖得非常不错。

但是,上市没几个月保险公司就宣布要将其下架。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好产品马上买不到的紧张气氛。

结果呢?

达尔文2号重疾险临下架半个月的销售,是其他所有时间销量总和的好几倍。

二、什么产品停售我们不受影响?

有些人会担心,自己买的保险停售了,会不会受影响?

特别是一些长险,比如重疾险、寿险,一买就几十年,如果下架了,保障怎么办?续费怎么办?

一系列问题都会冒出来。

那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哪些人身险不受停售影响。

1. 长期保险

长期险是指保障周期多于1年的保险产品,包括重疾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年金险等。

因为保费贵、保障周期长,所以在停售这件事上,用户最关心的就是长期险。

产品下架了,我续保怎么办呢?

其实,长期险是最不用担心的,只要我们投保时产品没有下架,我们成功买上了,未来几十年保障周期内,无论产品怎么调整,都与我们没关系了。

我们的保障,在我们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支付第一笔保费开始,就已经锁定了,因此:

保险是否停售与我们没有关系;

保险是否升级与我们没有关系;

甚至保险公司倒闭了,都与我们没多大关系。

有国家的监管部门帮我们撑腰、做主,找其他保险公司承接我们的保险合同,让他们原汁原味地继续继续履行合同。

也就是说,我们该有的保障、应有的权利,都会按保险合同办。

除非是我们自己中途没有继续缴费,导致保单失效。

至于续保,就更不用担心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印象,在投保长期险时,需要绑定银行卡,并且必须是借记卡,不能是信用卡

在绑定银行卡的同时,我们还授权保险公司在每年交保费的时候,可以从这张卡里自动扣费。

也就是说,到了下一年要交保费时,只要我们保证这张卡里的钱不少于要交的保费,保险公司就会自动从卡里把钱扣走。

不需要我们做其他操作,续保自动完成。

如果扣款日赶上周末或法定节假日,可能会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再扣款。

正因为长期险停售对已有保单无任何影响,一些保险公司才会利用产品停售制造紧迫感。

需要强调,长期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不在此列,大多数长期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的保障周期仍然是一年。

2. 意外险

意外险也不受停售影响,虽然它的保障周期是一年。

原因在于,意外险没有健康告知,不涉及能否续保的问题。

意外险也没有等待期,最多就是投保完成后3~7天生效。

因此,如果你买的意外险停售了,无须担心,当年的保障肯定会有。

至于明年,再另选一款性价比好的产品就OK了。

其实,以上的关键就在于,保险是合同,合同一旦成立,就开始受法律保护了,约定的时间有多长,保护就有多长。

而且,保险是国民最基本的保障,国家对它极为重视,特别是对其履约行为,重视程度要超过银行。

三、什么产品停售我们受影响?

是不是所有产品停售都不受影响呢?

显然也不是。

百万医疗险如果停售,对我们的影响就会很大。

当然,对已生效的保单没有影响,对续保有影响。

我们知道,选择百万医疗险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因素就是能否续保。

而产品停售,就意味着该产品无法续保。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保证多年可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会格外受关注的原因。

随着监管机构对长期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松绑,今年也陆续上市了15年、20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

最终目的就是告诉投保人:我不会停售的。

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如果我们买的百万医疗险停售了,就需要重新投保其他产品。

要重新健康告知、经历等待期,万一之前百万医疗险申请过理赔,或者身体健康情况变差,很可能无法投保。

百万医疗险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来没见过哪家保险公司拿百万医疗险停售作为营销噱头吧?

所以选择百万医疗险,要么选择保证续保条件好的,要么选择市场上知名度高的,减少产品停售给自己造成的伤害。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