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上市”的消息从7月开始,给自媒体人提供了不少“热点”,小影子也不例外。除了写文章带大家参与,自己更是各个渠道都投了:为了蚂蚁开通了科创板、7个港股券商账户一起打新、还买了蚂蚁配售基金。
然后,蚂蚁中止上市了。
盘点一下:
科创板打新,没中,没什么影响;
港股打新,出结果前一天中止的,都是现金打1手,全部退款退手续费,也算没什么损失;
蚂蚁配售基金,买了2只各1万……Emmm,很多朋友问这个怎么办,是不是也会退钱?
一般来说蚂蚁中止上市并不影响基金的运营,毕竟公募基金持有单只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基金总市值的10%,配售也不可能配满10%的金额,蚂蚁对基金的总体影响有限。
事实上也可以看到,这几只基金上市不到1个月,还在建仓期,也全都涨了。
退还是不退?
先上结论:小影子建议大家退出。
下面详细说说理由,咱们先看看公告:
划重点:
1.5只基金可以选择转为B类份额,并自动赎回退出,钱会回到余额宝中。
2.限时申请退出,时间是2020年11月23日0时至2020年12月22日15时,之后不再接受申请。
3.对所有持有人免除基金成立以来至2020年12月22日期间各机构收取的管理费、托管费及销售费用。
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在这个指定时间段退出,啥费用没有,还可能小赚几个点。
比如小影子当时买的是中欧和鹏华的基金,如果选择在24日就申请退出,会按当日净值转成B类份额,再按B类赎回当天净值赎回。钱需要两三个交易日确认到账。中间基金净值会有点波动,但是应该来去不大啊。这两只基金9月25日买入的,2个月2万的本金赚350,年化10.5%,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前面说过,理论上来说,这5只基金完全可以继续运行到18个月封闭期结束。但是,大概是因为这5只基金是打着蚂蚁的旗号上市的,为了舆论,给大家特别开启的一个退出期。
如果错过,就只能选择持有到封闭期结束(即18个月),或者将场外份额转为场内份额,再在证券市场卖出。这个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耗时,不确定性也比较大。
先说下什么叫场内份额,简单来说,就是基金跟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app里进行买卖。同一只基金,场外的净值是根据基金持有的金融资产市值扣除一些费用核算出来的,每天收盘后根据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收盘价计算出基金净值,也就是1天只有1个净值;而场内的价格跟股票一样是有波动的,在交易时段(交易日的9:00-15:00)每秒都可能有变动,这个价格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净值,场内份额价格>净值叫“溢价”,场内份额价格<净值叫“折价”。(顺便说个额外的知识点:场内外份额的转换功能和折溢价的存在造成了场内外份额的套利机会。)
如果错过这次特别开放的退出渠道,以后想要在封闭期结束前退出就只能选择场外转场内这个渠道。会有几个缺点:
1.必须要有证券账户;
2.部分券商app可以操作场内外转托管,但是有的券商需要去柜台操作,麻烦;
3.转托管比较费时,一般需要3-4个交易日;
4.场内价格波动大,如果是折价的状态,可能亏钱。
5只基金都赚钱,不能留着吗?
这5只基金,从管理人的历史业绩来看,确实都不错,建仓期的表现也不算太差。
但是,买基金向来有“买旧不买新”的说法,即同类型基金,选择已经运行了3年、5年甚至10年的基金比选择新上市的基金更好。一方面,有历史业绩做参考;另一方面,老基金早就完成了建仓,持有的股票买入价格会比新基金要低很多。目前各大指数的估值都在中高位,这几只新基金的建仓价格应该都不低。更何况,这5只基金还有长达18个月的封闭期,灵活性也不如开放型的老基金。
所以,既然蚂蚁和基金公司给了大家“免费退货”的机会,咱们就好好利用起来吧。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