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集体发力,沪指震荡涨0.2%,北向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0-11-26
截至收盘,沪指涨0.22%报3369.73点,深成指跌0.41%,创业板指跌0.23%,两市合计成交7333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60.29亿元。

11月26日,两市股指早盘回落走低,深成指、创业板指跌幅一度超1%,午后震荡回升,沪指在金融、电力等板块的带动下震荡翻红,深成指、创业板指跌幅明显收窄。两市整体走势疲弱,成交量亦有所萎缩,但北向资金呈大幅净流入态势。

截至收盘,沪指涨0.22%报3369.73点,深成指跌0.41%,创业板指跌0.23%,两市合计成交7333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60.29亿元。

盘面上看,军工板块拉升走高,海兰信、西菱动力、江龙船艇等涨停;电力板块发力走高,华银电力、长源电力涨停;保险、银行、券商板块齐上扬;酿酒板块小幅走高,迎驾贡酒涨停,顺鑫农业大涨近7%;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概念回落走低,石油、化纤、煤炭、化工、建材、有色等周期板块再度回调。

粤开证券指出,尽管顺周期板块是近期市场的主要热点,而且其中多为大盘权重股,而沪指却并未在其带动下强势上攻,突破3400点上方阻力,这一方面体现了市场资金的“纠结”,向上一致预期不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目前市场热点较为单一,缺乏共振合力。从近两日的市场表现来看,资金对于顺周期行情的持续性存在一定分歧,若顺周期股短期走弱,可能会带动沪指进一步回落,指数或将持续震荡。后续重点关注两方面因素:一是市场的短期炒作主线是否会有所切换;二是关注成交的配合情况,是否能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活水。

创业板指方面,7月之前创业板引领两市行情,随着近期顺周期板块的崛起,创业板指表现相对一般。当前正处年底基金考核时点,科技成长板块风险偏好较弱,待考核阶段结束,机构投资者或将更多地考虑布局成长板块。

配置方面,顺周期寻找关注安全边际较高的板块,如汽车、家电、家具、保险等;科技成长方面,中长期的逻辑仍沿“十四五”规划主线,关注前期调整后具备性价比的龙头资产,部分景气度较高、受政策催化的科技板块可能会提前有所表现,如军工、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板块。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股市市场解读]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