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投资心态一般是有几个阶段变化
第一个阶段:刚了解基金,刚买基金时一般都处于激情期。
以为学会了买基金,开始投资理财的道路,马上就能收入暴增,实现财富自由,迎娶白富美,或者自己变成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这个时候的主要特点就是买买买,因为一买就赚钱,恨不得把所有钱都投到基金里。
感觉过去钱都存银行或者只买理财产品太蠢了。
这个阶段的学习热情会非常高,精力也非常足,迫不及待的想要研究各种投资策略,想要知道要买什么基金才能表现最好。
只要基金还在赚钱,激情期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涨半年,就会持续半年,涨一年就持续一年。
甚至会觉得买基金赚钱太慢了,为了想要赚的更多,赚的更快,会开始想买行业基金,想学怎么炒股,研究什么行业或者股票赚钱会更快。
今年就很明显,不少人觉得投资赚钱太容易了,一开始是买广发稳健这种稳健基金,后来开始买富国天惠这种偏激进的主动基,再后来还是不满足,开始去追行业基,再后来就开始炒股了。
只见收益,不见风险,投资的激情,越来越高。
激情期会一直持续到现实的铁拳给了狠狠的一击。
上涨结束,暴跌开始,或者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震荡期之后。
持有的基金要么就是暴跌亏钱,或者就是拿了很长时间还不赚钱。
然后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消退期
一夜之间,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基金叫做高风险,高收益。
在上涨的时候,只见涨不见跌,每一次下跌都是买入和抄底的机会,不可能真正懂什么叫风险。
跌幅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越是能深刻理解投资的本质。
开始理解巴菲特说的:“只有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上涨的时候,人人都在赚钱,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所有人都是股神。只有下跌了,才能看出谁亏了钱。
因为所有的行情必然都会以下跌结束,不确定的是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跌,会跌多少。
所以我虽然不到牛市泡沫就不止盈,但在上涨的时候,赚钱太快,我也经常感觉像在玩大富翁,钱就跟数字一样。心理上要一直等到上涨结束,跌完一波开始震荡或反弹之后,剩下来的盈利才会觉得是自己的钱。
如果是最近半年才开始投资,没经历过3月份下跌,最近几个月的震荡,很多基金的涨幅都不大。有一些同学就已经提前进入消退期了,开始吐槽说买了几个月,才赚了几个点,感觉买基金和想象的不大一样。(但是没经历过下跌亏钱,认知还是差了一点)
如果投资时间长的,3月份疫情爆发,全球股市下跌,半个月基金就亏了15-20%,当时很多人突然意识到投资的风险,第一次发现,原来亏起来这么可怕,低位熬不住恐惧,就把基金清空了非常多。
这个时候就是投资热情的消退期。
从这里开始,将会出现分化!
第一种:退出市场
如果在消退期真的开始不看了,或者低位亏损割肉的,很多人下一次关注可能就是下一轮牛市高点了,甚至这辈子都不会再重新进入资本市场了。
有的人,在由盈转亏的时候,就会果断卖出。基金波动太大,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趁现在还赚钱,再见了您~
或者亏损了被套,苦熬一年或者几年,等下一轮行情启动,回本或者微盈,果断卖出,再见了您~这次不卖,万一再跌回去,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我2010年工作,刚没多久就遇上了2011,2012年熊市,很多客户被套几年,在2014年底或者2015年初,基金回本就卖了,后面的牛市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里有一个思考题:为什么2015年主动基金全年的平均收益(牛市高点不止盈)是44%,为什么2015年很多人基金都亏钱了?
第二种:老韭菜思维
亏损只是亏损,经历了很多亏损只会从新鲜韭菜变成老韭菜,并不会成为成熟的投资者。
涨了看涨,跌了看空,比较典型的就是像在2700点时,我公众号的这两条留言:
在2700点的时候,一个是疯狂看空腰斩,一个是以过来人的心态,建议2700点不要加仓。
我在2700的时候一直忽悠,要大胆买,果断买,不要做等等党,一定要买,一直等不敢买。
涨上3400,我都多久没说等等党了。
而且对于老韭菜而言,投了十几年时间了,看股市涨跌的视野,可能还是局限在上下两三百点,看不到完整的牛熊周期。
而且基本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即使是亏钱的逻辑,也是逻辑。和自己逻辑和认知不一致的东西,就已经很难接受了。
对于老韭菜,想要靠别人拯救已经很难了,唯一的办法是自己亏得足够惨之后,有可能会大彻大悟,幡然醒悟。
但是就像人人都知道赌博很危险,但是在赌场里赌博的人,靠言语的力量已经很弱了,大部分人都是一条路走到黑。让一个赌徒不赌有多难,拉回一个老韭菜的难度一样,甚至更难,因为做短线还是市场的主流认知,不像赌博一样人人喊打。
第三种:成熟的投资者
为什么说必须要经历一次完整的牛熊周期之后,才称得上是成熟的投资者?
图片是过去十几年A股的两轮牛市
A股过去就是5-8年一轮牛熊周期,不仅要经历过上涨的赚钱,也要经历过几年熊市下跌的痛苦,才能真正理解,原来投资就是这样。
只亏钱,没有思考,认知没有得到提高,只会变成老韭菜,不会成长为成熟投资者。
要一直有正确理念的引导,避免一不小心长成老韭菜。
对我来说,理论上5-8年才需要做一次止盈决策,在止盈之前,我都会尽量少折腾。
现在,经过几个月的震荡之后,我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不少人已经开始进入消退期,投资的激情开始退却。
这很正常,所有人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投资是乘法,想要发挥乘法的威力,一是需要本金的积累,二是需要时间。
投资的周期很长,A股一轮牛熊周期都要5-8年,几个月时间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希望大家对资本市场保持一定的关注,如果真的不学习,不提高,一心想着等高估了,定投君要卖的时候,你再跟着卖,很难的。
就像2700点我忽悠买入,大部分人不会买,确实后面也还有更低的点。
如果真的牛市泡沫了,即使我卖出,你的认知不到位,你也不会卖的,甚至会像2700点一样觉得我傻。
你不可能用钱来验证我的投资理念,不管是亏损了还是少赚了,你一定都是只信你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希望大家未来一起成长,一步步被我洗脑为成熟的投资者,实现被动收入超过主动收入。
再次推荐一部很老的电视剧强烈推荐一部讲投资人性的剧,《天道》。大家可以想一个问题,故事里的3位音乐发烧友,请来了大牛丁元英来带他们发财,明明只要听话,最后就能发财,为什么一个好人,一个普通人,一个小人,三个人最后都没能赚到钱。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没人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