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周报
(2020年12月14日-12月20日)
【周报摘要】
国内股强债弱,美股再创新高,商品整体表现不错;
国内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工作方向;12月LPR按兵不动;
机构普遍对于明年国内央行收回流动性有所预期,对明年市场持谨慎态度
美国刺激方案取得重大进展,美联储表态将持续提供流动性支持;
【本周市场回顾】
国内股市:本周股市投资情绪有所恢复,股市持续上涨,周内重回3400点,消费板块靓眼
国内债市:尽管股市上行且经济数据好,但央行创记录MLF投放安抚情绪,多空交织债市震荡
美国股市:美国刺激政策有突破且疫苗进展良好,引导市场忽略当下疫情,推升美股再创新高
黄金原油:宽松前景提升通胀预期,同时导致美元疲弱,金价走高;库存消耗超预期,叠加刺激政策利好,油价上涨
外汇市场:美国财政政策有突破,叠加美联储的宽松表态,压低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小涨
注:数据为上周最后交易日收盘价/结算价
【宏观要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布局明年工作计划
每年12月会有两个重要的会议,一个是政治局会议,简单讨论明年经济,刚开完不久;第二个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给出明年更多的政策指引,仔细挖掘其实就是个人财富密码。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方面阐述了高层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同时对明年的经济展望、政策重点均进行了阐述。
总体来说,中央一方面肯定了今年在疫情环境下实现的经济增长着实不易,同时也仍然保持冷静,对于明年的内外部环境压力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在重点工作方面,主要讨论了货币政策、需求端相关、资本市场监管等几大方面。对此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阅读我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央行上周二开展9500亿元MLF操作,规模创新高;
2020年最后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一如市场预期,LPR连续8个月不变: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
临近年底,央行的操作维稳意图明显,其中11月整体流动性已有所放松,12月继续开展创记录MLF更是凸现了对年底资金面的呵护态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国内经济整体良好复苏的背景下,央行仍维持着谨慎中性的态度,所以尽管MLF投放了很多,但考虑到其他公开市场操作及到期量,整体的投放较为适中。同时LPR报价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也再度验证了央行的这一态度。
美国国会议员们接近达成规模低于9000亿美元援助协议
美联储会议公布购买大量政府债券以支持经济的更新计划
僵持了近半年的刺激方案终于在美国总统结果逐步明确之后取得重大进展,加上美联储虽然在12月的会议上并没有更多的举措,但表态会继续量化宽松放水过日子,一直到经济有明显复苏为止,在宽松预期的支持下,美股、商品均应声上涨。
【机构观点】
任泽平(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
观点:11月经济金融数据显示经济持续复苏,但不宜盲目乐观。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减弱,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将面临放缓压力;更应关注经济内生动力的修复,消费仍受就业和居民收入抑制恢复缓慢,就业形势严峻,小微企业经营仍难。
华泰证券
观点:展望明年,市场的预期似乎相当一致:GDP增速前高后低、社融增速大概率回落、财政和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
顺周期行情大概率仍可持续。考察典型顺周期行业起涨时间,本轮行情存在明显的从下游消费端→中游加工制造端→上游原材料端传导的轮动次序,消费端一季度开始上涨,中游行业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开始上涨,原材料相关行业四季度才有明显涨幅。
天风证券
观点:现阶段以为春季躁动找机会为主。但白酒估值较贵,更多是情绪驱动,持相对谨慎的态度。看好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盈利改善的顺周期板块,如化工、有色。同时可以关注短期用电需求景气带来的火电板块投资机会。煤价方面,短期来看上行压力较大,但在保供稳价基调下电煤高价采购不可持续。
【本周热点—临近年底,市场调整莫慌张,静待春来再远航】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将过去了,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金融市场的历史,美股多次熔断、美联储无限量放水、原油期货结算价格为负、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等,投资者的情绪也经常跟过山车似的起起落落,对于金融市场的敬畏之情也逐步加深。
临近年底,不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到了年终盘点的阶段,国内金融市场的表现也整体一般,12月以来甚至还出现了多次股债双杀的行情。那在当前这个阶段,为什么会出现股债双杀?个人投资者年底应该如何操作?机构普遍预期的春耕行情真的会到来么?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好好唠一唠。
1 为什么会出现股债双杀?
股票和债券都是大类资产配置的主流品种,但一般来讲,两者代表的风险偏好水平不一样,股票通常对应的是高风险偏好和高波动,债券对应的是低风险偏好和低波动,因此部分投资者认为两者的表现应该是呈现跷跷板的样子。
假设市场的资金总量不变,从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逻辑来看,当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时候,资金会流向股市,股指也因此走高,同时股市的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市,推动股市不断上涨,于是债券市场就少有人问津,从而呈现弱势。而当风险偏好转低时,大家对于股票市场的信心会下降,债券会因低波动优势,成为资金的 “避风港”,从而推动该债市上涨。股和债两个市场的走势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便被大家称为“股债跷跷板”。
那么该现象靠谱么?结合过往历史来看,其实并不稳定。
回顾历史来看,以周度为单位,,统计2006年以来万得全A和中债总净价指数涨跌幅,存在“股债跷跷板”效应的比例分别为53%,主要体现在2010-2011年、2015年年中-2016年年中、2018年全年以及2020年5月后。其他时间股债同涨同跌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比如,2011-2012年的股债双杀,2014-2015年的股债双牛。
其实,分析股债的走势,我们还是要回归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在这里我们不去深入研究该现象背后的含义及原因,但需要沟通的是,在两种情况下,容易发生股债双杀的现象:
1. 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减少了,那股债都难逃下跌的命运;
2. 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选择现金为王。甭管股债,投资者瞅啥都觉得不靠谱,那索性先换成现金,攥在手里面,观望观望再说吧。
近期的股债齐跌,也是跟这两点有关:
(1) 明年对宏观杠杆率的控制已经成为市场共识,毕竟疫情已经得到极大的缓解,央行没有必要再继续大放水,否则导致杠杆率继续飙升,之后骑虎难下,反而会增加经济的运行风险,因此市场担忧货币政策会先紧货币,然后转向紧信用;
(2) 临近年底,因为今年股票行情不错,基金公司止盈离场的动机比较足;债券这块,11月的经济数据仍然向好,利率暂时也没有下行的动能,再加上永煤等违约事件,投资者对于债的担忧也仍存在;
总之,在年底这个关口,大家既有对未来政策收紧的担忧,也有落袋为安、规避风险的诉求,因此选择用脚投票,从而容易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
2 年底应该怎么投资?
过往大家总能听说年底存在红包行情,还有人会引用一句据说是在华尔街的谚语:Sell in May and go away,but remember to come back in November。翻译过来就是“五月卖出,十一月买回”。那到底年底真的会有肉吃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我们这里梳理了从2010年以来12月的行情,其中沪深300指数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各占50%,债市上涨和下跌的概率也是4:6开,我们可以看到,至少12月份不存在所谓的年底红包行情,我们还是应该关注政策,资金和基本面的变化,不可盲目操作。
数据来源:wind,小满理财研究所
3 来年的春耕行情真会到来么?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的是,近期出现的股债市场普遍表现不佳只是市场暂时性的谨慎操作,目前在全球央行争先放水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国内货币政策不会突然收紧,不会出现大幅的货币收缩乃至信用收缩,因此对于国内股票和债券,不必过于悲观和恐慌。
(1)股市“春耕行情”有支撑
展望2021年,金融机构普遍抱有更为乐观的预期,尤其是针对国内的股票市场,期待“春耕行情”。所谓的“春耕行情”,指的是一种日历效应,即股票市场一般在1月至3月会有较大概率的阶段性上涨行情。
前期中国证券报梳理各大券商最新策略发现,券商普遍对A股后市持乐观态度,认为结构性牛市将延续。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11月披露的金融数据、进出口、投资和消费等等都不弱,目前经济趋势仍是向好,企业盈利也逐渐恢复,因此我们也对2021年的股票市场持乐观态度。
结合上证综指过往的历史,“春耕行情”也有一定数据支撑。有市场机构统计最近20年上证综指各月度的涨跌幅,可以看出每年一季度,上证指数取得正收益的比例相对更高,月度平均收益表现也更胜于二、三季度。
数据来源:wind,中欧基金
这背后的支撑因素有:
(1)政策面利好。通常年底和年初,高层各项会议比较多,例如12月的政治局会议会讨论第二年的经济,紧接着的中央经济会议则会给出更多的细节,这些会议当中便会释放出各种“利好”;
(2)投资者信心。在政策利好的预期下,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的信心也会强,从而支撑股市上涨;
(3)流动性助力。每年底央行通常会加大资金投放,安抚市场,从而形成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例如刚刚央行投放了9500亿MLF,史上单笔最高金额,超额续作12月到期的MLF,体现了央行的呵护意图,也给市场带来了暖意。
所以当前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可以淡定看待最近的行情。另外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处于经济复苏+低通胀,该环境下更利于股票的表现。
(2)债券布局也应提早考虑
与此同时,我们建议个人投资者可以逐渐增加对债券类资产的配置,虽然永煤等事件伤透了投资者的心,但国内债券的配置价值确实有了显著的提升:
我国利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利率居于高位,存在较大的下行空间,而且11月整体经济数据虽然不错,但社融增速等数据也体现了经济复苏可能逐步放缓的迹象。这将提高债券资产的配置价值,因此2021年初可能股票会表现更靓眼,但1季度后债券可能也会出现投资机会,对于风险偏好谨慎,同时愿意进行资产分散配置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提前布局。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投资不可能每次都入场在最低点,离场在最高点,对于市场的短期预期也很难做到完全正确,但如果抓住了经济和市场变化的大趋势,投资的胜率会提高。
结合我们上面的分析,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机会,临近年底,我们需要保持投资定力,莫要被当前市场的低迷所困扰,多看少动,同时要不断研究,为明年的投资积攒实力。
【本周重点关注】
文中数据来源:wind、小满理财研究所
免责声明:
本文由小满理财研究所提供,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以合法公开途径获得,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任何读者在阅读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
在任何情况下,文中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阅读者应当对本文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