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周报|如何看待基金“抱团”现象

金融市场周报

(2021年1月4日-1月10日)

【周报摘要】

市场走势:2021年大类资产多数实现开门红;

宏观要闻:国内央行工作会议召开,新年货币政策“稳”字当头,同时强调加强互联网监管;海外方面美国大选尘埃落定,蓝潮席卷华盛顿,美联储鸽派预期提升;沙特减产推升油价

机构观点:展望2021年,机构提示当前市场可能出现回调风险,但长期来看优质核心资产仍是投资方向

本周热点:如何看待基金“抱团”现象?

【本周市场回顾】

国内股市:资金面宽松叠加投资者热情高涨,三大股指实现开门红,均突破五年内高点,但板块分化较大,个股跌多涨少,指数连涨四天后出现回调

国内债市:尽管流动性仍宽松,但央行持续净回笼叠加股市连续上涨,债市情绪纠结,实现开门红后转为震荡行情

美国股市:尽管疫情严峻,且国会发生暴乱,美股开门黑,但民主党同时掌控白宫和国会两院带来积极的财政政策预期,推动三大股指又创新高

黄金原油:黄金剧烈波动,一方面因为美股下跌后反弹,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攀高的同时通胀预期也提升,多空激烈交织金价震荡;原油方面,忽视当下疫情和国会冲击,因沙特减产利好和美国财政政策宽松预期,油价上涨

外汇市场:美国大选落定避险情绪减弱,美元指数反弹;国内经济稳定,人民币亦开年大涨

注:数据为上周最后交易日收盘价/结算价 

【宏观要闻】

1.央行工作会议突出“两个强调”

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召开,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同时强调“加强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的审慎监管;强化支付领域监管,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

点评:整体风向与去年底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一致,其中对于互联网平台的表述,传达的意图也基本一致,就是希望能够把相关业务均纳入监管,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让监管看得清,管得住,避免风险积聚。

2.央行行长易纲谈金融热点

央行行长易纲谈2021年金融热点问题: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针对性和精准度;人民银行将继续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

点评:易纲行长此次发言谈及了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一脉相承。货币政策“稳”字当头,意味着在冬季疫情反弹、经济复苏基础有待夯实的背景下,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偏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但相比去年,央行将更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预计宏观杠杆率增速将回到基本稳定轨道。

当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在以宽松为主,用流动性支撑经济基本面。但国内经济在后疫情时期已经逐步恢复,对于流动性的依赖程度减弱,并且央行层面已经表态未来得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也就是会平稳退出。

3.美国大选尘埃落定

佐治亚州选举民主党胜选,民主党掌控国会两院。

美国国会正式认证拜登为下届总统后,特朗普放弃了他寻求作废佐治亚州选举结果的诉讼,并承诺将有序交接权力。而国会高层加大力度施压特朗普下台,多位白宫高官也辞职,以示对总统煽动国会暴力事件的不满

拜登将冲击国会的暴徒称为“国内恐怖分子”并谴责特朗普。美国司法部起诉55人卷入国会暴动案。

点评:特朗普气数已尽,已无力回天。对于市场而言,民主党大获全胜会提振美股的表现,原因拜登主张加码财政刺激,会采取更宽松的政策,这也是本周美股上涨的主要动力。

4.沙特减产

沙特阿拉伯意外宣布将在2、3月份自愿大幅减产100万桶/日,其他OPEC+成员国则保持产量稳定或小幅增产。

点评:OPEC+成员国由于利益诉求不一致,对增减产一事一直莫衷一是,沙特主动宣布自愿减产,为稳定原油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原油市场力克当下疫情的惨烈形势,逆风上涨。

【机构观点】

任泽平(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房地产区域分化将是主流

观点: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但不宜盲目乐观。房地产市场运行符合“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框架,区域分化将是未来的主流。

中信固收---债市行情有机会

观点:近期宏观微观数据显示基本面已有一定筑顶信号,而当前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且临近假期部分工厂开始逐渐停工检修,基本面的拐点或许已经不远。同时结合近期的资金面环境看,春节前流动性宽松大概率仍将延续,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双重利好料将进一步打开债券利率的下行空间。

中信建投---龙头可能会变,但龙头的泡沫化不会变

观点:市场这两年的泡沫化是不分行业的,是整个市场核心资产的泡沫化。市值在五百亿上下的公司将来可能会进一步分化,好公司与差公司的估值收敛可能很难看到了。这背后所隐含的是龙头企业增长的确定性。龙头可能会变,但龙头的泡沫化是不会变的。

华鑫证券---抱团现象将持续

观点:当前市场资金更加追逐未来业绩成长性更明确、产业发展更优质的板块。可以预见,资金抱团现象将持续。

广发证券--- A股仍处“春季躁动”

观点:展望后市,流动性宽松驱动“春季躁动”,A股仍处“春季躁动”。但当前“指数上涨+广度下降”的背离难以持续,预计短期将震荡加剧,后再以广度的上升实现两者弥合。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布局需求主导叠加短期供需缺口的“涨价”主线,以顺周期属性为主。可关注三方面:一是疫苗交易下出口链及出行链的“可选消费”,如汽车、休闲服务、家电);二是“涨价”主线的顺周期及科技,如有色金属、半导体、新能源);三是景气拐点确认的低估低配大金融,如银行、非银。

【本周热点—如何看待基金“抱团”现象】

各位关注小满理财研究所的同学们新年好啊。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国内资管行业同样意义重大。在这一年里,公募基金迎来了“大年”,全年募集金额超过3万亿创历史新高,这一方面得益于股市行情的火热,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对于基金这个品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同时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也越来越受到信任。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代表着投资者们明白,“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新的一年里,股市实现了“开门红”,但是在市场情绪高涨的同时,我们却发现股市里呈现“二八分化”,即指数上涨,但个股方面,下跌的数量更多,仅龙头企业扎堆上涨,这也导致了近期市场围绕“基金抱团”的大争论。那么,到底什么是基金“抱团”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基金“抱团”现象呢?本周我们就来聊聊这一话题。

1.什么是公募基金“抱团”现象?

何为“抱团”?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互相抱团取暖,互助协作、积聚力量共度特殊时期,而基金“抱团”就是说,基金的资金在某一时期,集中投向某些特定板块或某些股票。我们随机挑选了三只不同公司的价值型明星公募基金,查看了其最新一期报告所披露的持仓,截图如下:

可以看出,这三只基金虽然有着不同的基金经理,但是主要投资方向却十分相似,集中在银行、消费、医疗、科技等板块;而持仓股票更是出现了扎堆的现象,这些股票往往占据基金仓位的三成甚至五成。实际上,不仅仅是以上三只基金,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价值型基金,投资板块也基本类似。

而如果我们考察价值型以外的基金,比如具体到某一行业板块:科技型基金、医疗型基金,投资方向则会更明显的集中在板块内的某几只股票当中,而且普遍是行业里面的龙头,典型代表便是贵州茅台。因为茅台实在是深入人心,所以对于其他行业的龙头,市场也以“茅”字相称,例如有“银茅”、“奶茅”、“油茅”、“水茅”、“锂茅”等各种称呼,甚至还有专门的“茅指数”,主要涵盖了消费、医药以及科技制造等领域拥有较强成长性及技术实力的龙头公司,都是基金公司的“心头好”。

这种公募基金里投资风格相似、投资方向集中的现象,就是我们所谓的基金“抱团”。

2.为什么会出现公募基金“抱团”现象?

实际上,公募基金“抱团”并不是基金经理们私下凑在一起,偷偷商量买哪只股票的结果,而是因为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有着类似的流程和理念,我们列举如下可能导致基金“抱团”的四点理由供大家参考:

1、行业优势明显,政策引导性强

上面我们列举的消费、医疗、科技等板块在整个国内股票市场当中,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浪潮。在当下的时间段,一方面国内经济已经从疫情冲击中走出,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另一方面“十四五”规划当中,国家也把科技、消费、医疗等行业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政策利好也为行业带来了较高的估值和盈利预期,当然也就吸引了基金经理们的目光。

所以当前时点,我们可以看出基金抱团明显集中于这些行业,是因为以上板块具备发展的利好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行业并非一直受到基金“抱团”的青睐,毕竟政策是根据经济基本面来制定,而行业轮动也随时存在,所以不会有一直上涨的行业,也不会有永远低迷的行业,基金“抱团”永远是集中在当下时期的前景好的版块里。

2、股票优质,基本面好

这是基金“抱团”最重要的原因。可以看出,基金持仓的股票大都是规模较大、增长较为稳定的企业,其对应的股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蓝筹股”。这种企业虽然并不会像创业公司那样股价一飞冲天,但是估值较为稳定,股价往往会随着企业盈利稳步走高,从而拉动基金净值持续上涨,因此往往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标的。

3、基金公司选股流程类似

在不同的基金公司内部,选股流程较为类似。我们想象中,基金完全由基金经理来决定投资方向,比如基金经理忽然发现某只被低估的股票,重仓买入,随后净值翻倍,一举成名,天下无敌。

然而实际情况则是,公司首先会从股票市场筛选一批可以投资的股票,组成“股票池”,然后由基金公司的研究员生成内部针对个股的研究报告,到了基金经理这一步,其实更多的在于仓位控制和择时,对于选择的股票并不是完全“为所欲为”。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基金,所投资的方向相同,因为能够通过“层层筛选”的优质公司股票,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多滴。

4、基金经理考核机制类似

基金产品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市场,都有类似的考核机制,例如从绝对收益方面(固定的业绩基准比较)或者是相对收益方面(对市场指数进行比较)都有横向可比对手。所以基金经理在配置基金的时候,难免要参考同类型基金的仓位。例如白酒行业表现持续好,而且竞品均配置了白酒,那么如果自己的基金没有配置相关股票,则会面临“被甩下车”的风险。所以配置相关的股票一定程度上缩进了不同基金之间的差距,也导致了基金的“抱团”。

5、基金规模导致的投资诉求

如开篇所说,2020年内,公募基金全年的新增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单只募集上百亿的爆款产品频出,如此巨大的增量资金对于投资标的自然也有更多的要求。小盘股票由于其流通股本较少,同样的资金带来的股价波动则会更大,因此无论是从企业盈利、还是企业规模的角度,公募基金的资金最佳去处就是大盘“蓝筹股”或行业龙头股票。

因此,基金“抱团”有时可能也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3.基金“抱团”的结果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公募基金“抱团”所持有的股票的收益,我们还是以茅台为例,2020年全年贵州茅台上涨70.86%,而同期上证指数仅上涨13.87%:

同样的,2020年内,美的集团(000333)上涨73.56%,海康威视(002451)上涨51.59%,就连表现一贯稳定的银行板块里,招商银行(600036)也有20.58%的涨幅。

不难看出,基金所“抱团”的股票,走势确实是显著好于上证综指,但对于其他个股并不友好,这也导致了今年以来的行情:一方面是受公募基金青睐的白酒、医疗、科技等板块,或者行业龙头天天高歌猛进,另一方面冷门板块、中小盘股票走势低迷,只能喝酒叹气。

4.“抱团”后会发生什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金“抱团”是常见的现象。实际上,当基金“抱团”的时候,由于同类型的基金之间重仓股高度重合,通过“抱团”拉高重仓股,让基金净值表现优异,可以显著为投资者带来收益,而且也给了很多个人投资者抄作业的机会。

但对于个人来说,需要警惕的并不是基金“抱团”现象,而是如何判断潮水退去的时机,基金“不抱团”了如何应对。

让我们回顾一下,上一次2018年基金“抱团”瓦解的后果。

2018年同样“春季躁动”明显,1月底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顶部3587点,随后抱团瓦解,10个交易日下跌高达12%。可见“抱团”后的调整可能是十分剧烈的。导致这次瓦解的原因主要是受海外股市大跌的拖累。

2018年1月29日,美股因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开始下跌,北向资金大幅流出,风险偏好受挫,国内亦形成踩踏。

另一方面,“抱团”现象愈发明显,跟目前“春季躁动”的行情也有关联,机构纷纷抢在当前时点发行新基金,新年刚过一周,便募集上千亿资金。所以“抱团”现象的稳定,跟市场行情亦有很大关联,通过历史经验来看,“春季躁动”行情的必要支撑为流动性宽松。

5.此轮“抱团”现象如何看待?

结合上一条的分析,“抱团”现象是否稳定,重点需要判断外围市场及国内的流动性环境。我们认为本轮的“抱团”现象预计仍能维持,一方面在于美联储维持宽松立场,外围股市有支撑;另一方面,央行近期传达的政策意图为货币政策“求稳”,这也是国内流动性环境的重要支撑。最后国内的监管政策也是积极推动股市改革,希望市场能够长期健康发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强调“不急转弯”,但大的方向仍是转弯,所以流动性的宽松不会是常态,此外经过两年的牛市,目前股市的估值已经企高,后续投资风险将进一步提升。

6.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

当前国内股市几乎找不到又便宜又优质的资产,这基本上是基金经理们的共识了。所以个人投资者要降低今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公募基金这种投资工具的受认可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并不代表可以闭眼随便买基金,各位也一定要做足功课,为自己的投资负责。

正确的基金投资方式不仅要关注基金背后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也要关注市场的动态和政策发展。毕竟平时买一件衣服都要货比三家,买基金所投入的钱更多,当然要更加谨慎小心才可以。

总结来看,公募基金“抱团”并不是坏事,要关注“抱团”背后的逻辑,此外始终对风险怀有敬畏之心。市场的判断很难准确,所以还是想强调资产分散配置,股债搭配的理念,这才是穿越牛熊的关键。

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里行稳致远!

本周重点关注】

文中数据来源:wind、小满理财研究所

免责声明: 

本文由小满理财研究所提供,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以合法公开途径获得,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任何读者在阅读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 

在任何情况下,文中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阅读者应当对本文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