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管什么?

今天,京东零售管理着500多万个SKU,运营着700多个仓库,零售库存周转效率达到了34天。可以说京东的运营周转管理能力有目共睹。

每三到五年,流量场会发生一个大的变化。近年来,消费场景变得极其多元化,社交电商、社区电商、内容电商不断兴起,商品物质消费慢慢让渡于服务消费。在实质上是流量场的迁移带来了交易场的改变。

新的人、货、场、财、数、链要素的解构,反映了用户需求的剧烈波动。数据与技术的爆炸让每个行业的价值链条与颗粒度都变得更加精细。当市场从大众市场走向个体市场,精准零售乃至精准医疗、精准教育都变得不再遥远。

结合前端技术的迭代,“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未来将是基于新兴人货场的精准连接与深度连接。当世界已经从零售数字化走向产业智能化,C2M作为重要抓手,将承担起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

我们在国内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每个人都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不同,现在美国供应链有三个组织:

1、APICS,最初由美国26个从事生产和库存管理的组织联合而成,现在是一个国际性的供应链管理的权威协会和教育培训机构。

2、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早期是采购管理协会,现在也是知名的供应链领域专业协会。

3、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CSCMP,原来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物流专业组织,于2005年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

从美国三个知名供应链管理协会的发展历史得出以下结论,供应链管理包含三个领域的内容:采购、生产制造、物流。

虽然国际上关于供应链的具体定义还存在分歧,但是国际主流专业领域,认为供应链包含三个领域,采购、生产制造、物流。

国际上是普遍认可SCRO模型的,SCOR模型是国际供应链协会SCC定义的供应链参考模型,分5个流程:计划、采购、生产、配送、退货。

从大的范围维度,包括采购、物流和生产制造三部分;而从功能维度看,包括计划、采购、生产、配送、退货5部分功能。

从工业互联网对供应链的影响来看,NIST的智能制造生态图从三个维度列出了智能制造的功能:

产品维度:从设计、工业规划、生产工程、制造、使用服务,退市。

产线维度:设计、构建、服役,制造、运行维护、退役

业务维度:采购、计划、生产制造、交付、退返。

从这生态体系图,可以看到传统上供应链管理属于业务维度。但是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软件定义制造,产线通用性增强。另外个性化需求旺盛,产品维度与业务维度会融合。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供应链的产品生命周期维度和业务维度将进一步融合。传统的产线设计,属于项目管理范畴;产品设计属于项目管理范畴;而业务维度属于运营管理范畴。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产品将导致产品设计常态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支撑设计的常态化运营。在工业4.0时代,供应链管理的内涵覆盖了设计环节,将产品设计环节与供应链管理融合。

未来供应链概括为三个本质:需求驱动、开放协同、敏捷响应。

而智能制造或者C2M最终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Who”,客户是谁;第二是“What”,应该生产什么;第三是“How”,通过什么流程使得效率最高、良品率最高、成本最优。

目前,鞋服行业供应链存在几大痛点:第一是信息流,信息化基础差,还谈不上从IT到DT,意味着还是处于信息技术时代,离大数据时代其实很远,第二是商流方面,上游采购分散,下游需求碎片化;第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社会资源分散;第四是资金流上中小企业征信难,融资难。所以,供应链四流的协同效应非常弱。

这个时候中小鞋服企业必须面对措施为“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创新。经过解构、重建之后的传统产业,加上新增的互联网产业(以电子商务为主),以及新的互联网经济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云计算平台,互联网金融和信用平台,智能物流平台)部分,一起构成“新实体经济”。

全链路思维

在零售的全链路端,从设计、生产到最后交付,平台与品牌商、供应商通过数据的分享与流动,以开放协同的方式,参与到整个供应链决策流的重新构建中。

从IT时代到DT时代,意味着“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中小企业+客户体验+信息透明”成为商业的关键因素。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生产制造企业的‘救火’行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从供应链SCRO模型来看,企业不仅需要内部打通内部供应链流程和提升效率,也应该向后端扶持供应商端,让它与企业发展同步,同时向前端客户端将销售数据更加深入细致。

未来分销渠道将扁平化与规模化,物流公司和分销商将日趋融合,电商的发展将推动云仓库的兴起。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不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物流的职能也尚待完善,仓库的结构、设备、系统都有改善的空间。

物流行业将细分为国际货运、快递零担运输、合同物流制、电商物流。根据供应链框架来结构化的实施物流改善,基于供应链战略来指导供应链协同的方向。

传统鞋服产业转型升级途径一种是平台,另一种是工厂。自建或联合建设新一代电子商务平台和鞋服产业运行平台,占据未来网络化鞋服产业高端,依托现有电商平台组织转型,强化个性化生产制造能力,成为未来网络化鞋服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企业在设计产品和销售服务方面,要考虑是否具备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这三个特征,只有具备这三个特征才能具备市场空间。

点击展开全文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