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评:三大股指“V”型反转,科创50指数大涨超4%

1月14日,两市股指低开低走,盘中大幅下探,沪指一度跌近1%,深成指跌近2%,创业板指跌幅超2%。随后三大股指探底回升,创业板指一度翻红。半导体、软件、芯片等科技股集体拉升,科创50指数大涨逾4%。两市早盘成交额突破7000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0亿元。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29%报3588.28点,深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0.37%,科创50指数大涨4.28%。两市合计成交7320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21.93亿元。

盘面上看,半导体板块大幅走高,沪硅产业、芯原股份涨幅超13%,晶方科技再度涨停;软件、芯片、5G概念等科技类股集体拉升;传媒娱乐、环保、建筑、物流、造纸、地产等板块均走强。军工、酿酒、煤炭、券商、农业、有色等板块大幅走低。

粤开证券指出,目前市场处于构建箱体阶段,板块轮动较为明显,股指短期调整不改中期格局。虽然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流动性有收紧趋势,但A股成交量显著放大,表明股市赚钱效应增强下市场吸引力逐步提升,看好主力资金青睐的电子和机械设备等行业。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把握震荡行情中板块轮动机会,关注政策利好的硬科技板块和低位抱团股的补涨机会,同时逢低关注业绩预期向好的优质个股。

东北证券指出,周三市场小幅高开后震荡回落,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前期抱团的热点板块在周二反弹后再度回落,光伏、锂电、乳业等跌幅较大。因此,更多以逢高适度控制仓位或者优化配置的思路来应对市场量价背离式的上涨;资金仍在寻找新的绩优权重股的抱团,金融尤其是前期受美国制裁而被抛售的中字头央企等仍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因为目前A股的潜在风险点一个来自于国内供求紧平衡的风险、另一个来自于历史高位的美股的下跌风险并带动外资的阶段性流出,这两个因素对已经被外资抛售的大国重器类股票而言具有较好的攻守兼备特性;春季行情中财报效应以及两会效应也是下一步关注的方向,军工、自主可控、涨价或景气改善行业等获得市场关注,绩优中小盘股的轮动机会可能需要到2月份存在较好的修复性赚钱机会。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股市市场解读]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