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饭店穷途末路了吗?

群里有个小姐姐,自称妞姐,但她仅仅26岁,是河北承德人。家里是开饭店的,开在一个县的城区里,但周围很多乡镇,离城区也不远。在进群之前,她是待业状态。

我对河北女生的印象就是,肤白貌美大长腿。三金哥曾经混职场的时候,待过的几家公司,前台都是河北女生,都很漂亮,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妞姐现在已毕业两年了,但自己没有积累下来什么资源,父母倒是有些积累的了挺多餐饮方面的资源。从小在饭店长大,但没有参与过饭店的管理和运营,也完全不懂。 

妞姐大学时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主要学了摄影、剪辑、拍照等知识。她在学校电视台运营过一年的公众号,但不知道是内容原因还是运营原因,或是定位问题,总之几乎没有什么人看。毕业之后妞姐去了政府部门实习,只是最终也没能进入编制内。

后面妞姐开始在家待业了,在待业的这段日子里,妞姐一心想要做一番自己的事业,证明自己的价值。她脑海里有几个想法,但是想来想去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哪一个更加容易落地和成功。

下面是她自己的原文介绍:

第1个想法

乡镇小学初中培训班,我家是县城的,目前县城有十多家培训班,但都是县城内的,之前和一些小学乡下老师做过咨询,很多乡下的学生家长都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补习班,但是去县城不方便,租房等又是一笔费用,有需求就有市场。再加上之前在唐山有成功的案例,唐山市区的培训机构饱和,在乡镇开成功的,但是我自己不太懂这方面的运营什么的。

第2个想法

饭店,我家现在是做饭店的,目前营业额不好说,每天不一样,每个月都不一样,平均下来一个月有二十万的样子,但是后厨需要的员工多、服务员多,有人没人饭店都得有这些厨师和服务员,客人多婚宴多的时候还好。人少的时候感觉开支都困难。

饭店运营主要靠婚宴和生日宴,散客比较零散挣得少,靠运气。再加上最近几年连着开了好几个大饭店,婚宴的厅比我们家的大,慢慢定婚宴的就少了。不知道怎么才能留住客人,因为婚宴厅大小是硬性的,没办法改变的,希望可以从别的方面补充这个缺点,我试想,如果可以用营销手段或者经营商的方式留住客人,营业额就上去了。

我父母开饭店开了很久,原来生意也很好,现在慢慢不好了,我感觉是原来吃菜品,现在吃服务和营销,时代在改变,在进步,总是拿着原来的经营已经过时了,而且不会管理,总结了很多问题也没办法落实,发现问题不敢深说,一深说员工就不干了,这个我认为是不会管理,没有客人是不会营销,特背想克服这两点,不知道怎么开始。

再说饭店的外卖我家做过一个多月,15元的鱼香肉丝盖饭,80%的客人都会用优惠券,再加上23%的饿了么提成,啥都没了,不止不挣钱,材料费都赔里面,15-5=10x77%=7.7 如果价格定得贵一点,连客人的浏览量都没有了。

县城和大城市不一样,大城市走的是人流量,小城市是人情,尤其是大饭店,除了生日宴会,聚餐和结婚等聚会,年轻人两三个的那种基本上不会出现。

第3个想法

婚庆公司,这个我们县城有一个大的婚庆公司,是加盟的,想要占据市场有点困难,但是因为自己家开饭店,还是比较容易推销和推广,这个还是得先把饭店运营好了,更急容易上手,婚庆公司除了鲜花和员工工资是消耗品,很多设备都是买一年用三年,还是得靠营销。

第4个想法

社区,不知道这个适不适合我做,注意到这个行业是2020年11月左右,我想清洗我们家的洗衣机和抽油烟机,根本没有店铺,也没从哪里看到过,只能从网上预定,好不容易预定了,还来不了,觉得我们这里偏僻吧,后来就托人找了一个清洗地暖的要了电话号码找到的清洗抽油烟机,自我感觉很艰难。

后来在知乎上看到了三金哥的家电清洗的文章觉得很有商机,想尝试一下吧,个人认为这个工作直接做成团队的,会比个人单打独斗要强,感觉所有的工作都汇集到一个点,就是运营人流量。

县城里开了7、8家水果店,不止买水果,啥都卖,两年之内就开了七八家,想买点啥都想去他的微信看看有啥便宜的,我觉得我们县城的水果店应该就做到了变现吧,模式很好复制,但是不知道人家的水果来源什么的,再说已经有这么多店抢占了市场,估计也很难再开辟一个新的场地。

困惑点:

我自己最大的困惑点就是不知道怎么运营和管理,怎么才能让饭店的服务员可以用心服务,怎么才能让客户选择我们饭店结婚,过生日宴。外卖太不好干了,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干好。到底什么是流量变现,到底怎么实施,作为一个小白,理解能力又差,不知道怎么开始。 

小姑娘年纪不大,但是想法确实挺多的。拿着10万元的存款,却什么都想做。

1、3、4的想法都被三金哥直接都砍掉了,不是行业的问题,是她的问题。要么没资源,要么没优势,要么没经验,要么需要投钱,光有个想法,这离落地还有点远。

有相对容易走的路,为什么不走呢?

父母打拼了半辈子积累下来的家业,既然没有其他特别好的方向的情况下,自己加入进去,那就是最好的方向。有资源,有人脉,有人带,现成的家业,还不需要投钱。不说将来是否一定要把它做起来发展壮大,就是在这里投入点时间学习,也能把很多生意上的门门道道摸清楚。摸清了这些门道,到时候做啥生意不容易上手?就算自己做不好,也不还有父母在吗? 

所以三金哥让她别想别的东西,安心把心思放在饭店经营上,逐步参与管理。

目前饭店不需要房租,因为房子是自己家的,能省好多成本。员工有30人,不过月流水倒是不多,20多万。

现在妞姐看出来饭店存在的问题是,饭店做大了,但是管理的方法还是家庭作坊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和服务上不去。服务上不去,时间长了,客人就不来了。

饭店现在面临的管理难点在哪呢?人难管!例如服务员上班玩手机,如果上午说扣她钱,下午她就说不干了。有很多规定制定出来了,但是却没办法实行。因为刚开始制定规定的时候,没有实施到底,后来员工渐渐就不听了,越来越我行我素了。

现在店里的领导层只有两个,属于基层领导,一个是后厨的厨师长,一个是前厅的领班。后厨和前厅是分开管理的。

另外营销模式也一直没有进步。现在县里有很多新开的饭店,在营销上比妞姐家的饭店要丰富多了,模式上要新颖多了,而他们纯粹还是等客人上门的模式。

先说说管理。一个30人员工的饭店,在县城来说,已经算得上中等规模了。有这种规模的饭店,完全称得上是一家企业了,在管理上就显得非常重要。需要一个经理或者主管的高层管理角色去统筹,否则肯定管不过来。自己现在不应该去管事,而应该去管人。

找个高层领导,让他来管事。可以内部晋升,升职加薪,做好绩效考核管理。也可以外招。但是外招的话,要更机灵点的,否则驾驭不了,空降领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是外聘,人要信得过,在面试的时候,考核把关要足够严。用表格把自己饭店现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写出来,当成面试题来问,看他有没方法解决。如果没有方法解决,这种都是混子,没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如果有好的方法解决,那基本都是有足够管理经验的实战派。是人才是蠢材,通过面试就看得出了。

对基层的员工管理,要用一套流程化的机制去管。黑脸让管理岗来做,自己作为老板,只做红脸就够了。黑红双簧,才能把人管好。尤其是服务员这种职位,这样管理的效果尤为好,人性使然。

关于饭店的管理,太复杂了。三金哥肯定是无法讲得很详细的,加之三金哥也并不是专业的饭店管理人员。

所以,妞姐还应该去找饭店管理方面的书籍来学习。关于饭店管理,它是一个独立且庞大的知识点。可以边学边做,同步成长。

像这本就不错,围绕“人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及“饭店人力资源开发”,这几个点来讲的。其核心就是管人!而不是管事。

管理解决了,就看营销。

妞姐的饭店主打的菜式是川菜鲁菜,县里年轻人很多,但是到店的散客很少。店里主打生日宴和婚宴,但是一般来过生日的都是40-90岁的人,年轻人特别少。

店里是中式装修,主菜是烤鸭。据妞姐的反馈,她觉得店里的装修风格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而且菜式的也似乎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县里的年轻人大多喜欢去吃小吃,或者特色菜。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都喜欢这样,这个靠营销很难解决。因为现在的餐馆都是主打单品,现在是单品时代。

早在十年多前,韩国就已经在用餐饮单品理念在经营了。首尔很多中小型餐馆的面积都不大,而且只有一个主菜,比如安东炖鸡,就主打这么一个菜。那时我们国内的餐馆大多数都是规模又大,品种又全的。看起来啥都有,菜单上啥都是推荐菜,根本没有主次之分。

而现在国内那些规模又大、品种又全的餐馆纷纷开始倒闭了,取而代之的是跟韩国差不多的商业模式:水煮鱼、酸菜鱼、椰子鸡、牛肉火锅,只有一个套餐或者主菜。例如酸菜鱼店,整体的装修和菜式都是围绕酸菜鱼来进行的。例如烤肉店,也一样。这些特色店都是以小餐馆居多。投资成本较低,试错成本也就低,而且容易复制。

大型餐厅营业面积很大,装修、租金固定成本很高。菜品花样繁多,意味着材料采购、使用成本巨大,还需要一个人工很高的厨师团队。

在社会消费持续疲软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是很难生存的。所以,传统饭店大批遭到淘汰。

而那些小规模、小而美,专注、聚焦一个单品菜式,不仅可以把经营成本降低,而且由于商业模式简单,更容易吸引注意力,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从而提高周转率。

高毛利x高周转率=高利润。

你想想,现在那些加盟的特色餐饮小店,连锁烤鱼、连锁酸菜鱼、连锁烤肉店、连锁火锅店等等,是不是越开越多? 

这说明我们的餐饮管理经验理念正在逐步提高。 

所以像妞姐这种中型饭店,确实只能主推那种多人的团餐,没有三两个一起的散客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饭店类型的问题,不是靠营销可以解决的。

现在很多稍大一点的传统饭店,都是围餐+外卖的形式经营。围餐自己已经主打了,所以必须加大外卖的经营力度。

现在的情况是,外卖妞姐店里有做过,但效果很差。为什么呢?价格很低。别的餐馆把价格定的特别低,所以自己做外卖基本都是亏本。有的快餐店,一份土豆丝盖饭10块,还包送。有一个红包啥的,抵扣之后就4块钱。

怎么办呢?必须提价!别打价格战,陷入恶性死循环,而是要去做产品的差异化。例如定价20元以上的商务简餐,偏高端点的。做别的同行做不了的,或者很少做的品类定位,差异化生存。 

而且这样对饭店的名声也是有好处的,有利润才能有口碑,有口碑才能带来更多的团餐流量,才能良性增长。至于外卖平台提成高的问题,只要能确保定价能让自己有利润就行。

通过外卖,在包装里送店里的到店优惠券,同时微信营销也做起来,用微信做流量池积累,先解决流量问题。

外卖平台的公域流量,通过包装内的优惠券、感谢信、返现券来引流,成为私域流量。

同时地推+异业合作,把流量圈下来。地推就不详细说了,说过太多。

异业合作主要是走婚庆和蛋糕店这些店。例如跟本地的婚纱摄影店合作,跟生日蛋糕店合作。例如拍婚纱照的,就送一张满XX元婚宴抵现券。对婚纱照而言,它不需要成本,但可以让自己的产品额外增值。

蛋糕店也是一样的,如果有寿宴,那么也是容易转化的。因为订蛋糕的一般的提前订的,客户去蛋糕店订生日蛋糕的时候,就让老板问是多少岁的,需不需要做寿宴。可以额外送一张寿宴券抵扣券给你。如果客户最终来了,那么就可以返佣给蛋糕店。

还可以跟母婴店合作,买0段奶粉的就是精准客户,这样弥月宴也能推起来。

解决了人的问题(管理),解决了流量的问题,还得解决服务的问题。(至于产品的问题我帮不了忙,因为三金哥也完全不懂鲁菜)。 

服务,可以做主题的特色。例如寿宴、例如弥月宴,例如生日宴。现在有趣点的主题宴,都会让员工套个公仔,然后送寿桃,送蛋糕,跳舞唱歌什么的。这些都可以去网上看看,研究一下,选些可行又有趣的方案,与时俱进才是不被淘汰的方法。这些玩法,照着抄就行了,抄总能抄下来吧 。

人力资源管理、流量、营销、服务、产品(这个她自己把控),都解决的话,那基本也问题不大了。后续的妞姐会随着经验来慢慢摸索,逐步成长提高。

妞姐还小,很多东西可能不懂,尤其是像管理这些,是涉及人性,涉及处事经验的。尽量让下面的有经验的管理层来弄,自己就负责管好这些经理,做好沟通,做好绩效考核,就好了。但是,只要愿意去不断学习与同步实践,那肯定会提高很快的。

所以,专心做好饭店,就是妞姐最好的选择。至于更多的营销玩法,就等她把饭店的管理流程先弄好之后,三金哥再给予她全力的支持。三金哥现在也在给一家饭店做兼职的在线营销顾问,一周一次会议总结和计划安排。在那解决过的问题,基本上也能帮妞姐去解决。

总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点击展开全文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