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资金抄底,“港股”时代下这些基金你要知道

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投资港股的N种姿势。

截至今日收盘,恒生指数上涨1.08%,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5.44%,南向资金连续第三日净买入额超200亿港元,大家参与港股投资的热情依然是高涨涨涨。

今天规划君就来说一说最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港股的港股基金。

01 港股基金的那些事儿

昨天的文章中,规划君将公募港股基金从渠道上划分为QDII基金和沪深港基金两大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香港互认基金,简单说就是香港基金拿到内地来卖,目前相应基金和参与者比较少。

港股QDII基金是指通过QDII渠道直接投资港股的基金。

港股QDII基金不仅可以买全部香港市场的股票,还可以投资美股等全球市场股票,缺点是有额度限制,手续费较贵,申购费普遍在1.60%至1.80%之间(第三方销售平台或许会有一些折扣),管理费和托管费较高,净值更新较慢,赎回到账较慢等。

沪港深基金是近年随着港股通的开通,逐渐兴起的港股主题基金,主要通过港股通渠道参与部分香港市场股票投资。与个人通过港股通参与港股市场投资相似,主要缺点是投资范围相对有限。

与A股的权益类基金相似,投资港股市场的公募基金同样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同样有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之分。

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内资企业、香港本土企业,以及外资企业。

一般来说,我们境内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主要以内资企业为标的,内资企业又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大家经常听到的H股,是指注册地在内地,经证监会批准后到香港上市的公司,比如中国平安。

第二类是红筹股,是指注册在境外、香港上市,且国有机构持有不低于30%股权以及50%营业收入来自内地的公司,如中国移动、联想集团等。

最后一类是其他香港上市内地企业,包括了所有除了H股、红筹股以外的内资企业,主要包括的是中资民营股,指注册在境外,香港上市,且50%营业收入来自内地的民营企业,我们大家最熟悉的腾讯、小米、美团等都属于这一类。

了解了港股市场上主要上市公司的类型,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港股指数基金对应的投资标的了。

02 主流香港指数

目前港股大家参与较多的主流指数主要包括: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大盘指数、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

恒生指数:

香港市场市值前50名的股票组成,市值占整个港交所的55%,反映了香港市场大盘股的表现。这个指标有点像A股的沪深300,是反映整个市场的情况。

跟踪恒生指数的基金包括:159920华夏恒生ETF、513660华夏沪港通恒生ETF、513600南方恒指ETF、164705汇添富恒生指数分级和160924大成恒生指数等。

国企指数:

主营业务50%来自内地的公司中,由市值前50的股票组成,反映了内资大盘股的表现。还包含15只红筹和民营企业。

这个指数,曾经只包含H股,2018年2月腾讯控股、中国移动等10只红筹股和民营企业成分股进入指数。2019年5月,又实施改革:在维持50只成份股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红筹股及民营企业成份股由10只增至15只,华润啤酒、碧桂园、安踏体育等公司进入指数。这个指数经过调整后,基本上代表了港股中优质“中资股”,基本面非常好,被认为是港股的核心资产。

跟踪恒生国企指数的基金包括:510900易方达恒生H股ETF、159954南方恒生中国企业ETF、150175银华恒生国企指数分级、110031易方达恒生国企ETF联接A和160717嘉实恒生中国企业等。

恒生中国 25 指数:

这也是个中资大盘股指数,是市值比较大的25家中资公司的集合。比较著名的香港大盘(501301)基金,就是以这个指数作为标地的。

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

香港上市的内地股票中,市值占后30%的股票(剔除股价低于1港币的公司),反映了中小盘股的表现。有时候也会有强劲的表现。

具体指数的编制规则和对应标的大家可以通过港交所网站指数板块进行具体查询。

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提示了大家投资港股市场的风险,并建议普通投资者尽量选择通过场外基金参与,避免场内的折溢价。

今天港股市场一片红火,但是A股的港股ETF在昨天大涨之后,今天纷纷大幅下跌,大家切记因为情绪交易而“买贵了”。

点击展开全文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