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汉服被爱好者穿出街,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此后经过十数年发展,汉服从圈地自萌到逐渐被更多人接受。2016年左右,越来越多“小仙女”入圈,汉服热更是走向高潮。
汉服又被称之为华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始于黄帝,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但它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承载汉民族几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
如今有着上千年文化底蕴的汉服却被称之为小众文化,它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被大众拾起的契机。如今,汉服迎来了这个契机,逐渐在大众面前流行起来,从小众审美走向大众化。
据艾媒咨询数据,2018年中国汉服爱好者人数已达204.2万人,同比增长72.9%,2019年汉服爱好者已达356万人,同比增长74.4%。
于汉服而言,2013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2013年,第一批90后步入社会以来,他们成为了市场消费主力军,为传统文化的国潮兴起奠基,更为"汉服热"推波助澜。
在2016—2019年,汉服经济是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直至今年走向"破圈年",打开了新消费市场。Z世代下的年轻人正大把花钱"剁剁剁",追逐这波"汉服热"。
“汉服”在网购平台的搜索量超过了“衬衫”、一条JK裙上架几天就卖出去30万条被称为“三坑”的小众文化现在已不再“圈地自萌”,且已经形成年销售额超百亿的市场。
汉服、JK制服、Lolita服饰被称为“三坑”文化,原先只流行在特定圈层里,这几年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并形成一个新的细分服装产业。目前,淘宝上已经有近千家店铺出售汉服、JK制服和Lolita服饰,吸引了大批粉丝。过去一年,“剁手党”们把汉服、JK制服和Lolita服饰为代表的“三坑”市场买出了百亿级的规模。
和其他行业有所不同,“三坑”消费者的粘性很高,往往会认准一家或几家店频繁购买,还常常会在淘宝店的会员群、买家秀等地方分享和讨论,让一家店变成了一个圈层文化聚集地。
而不少“三坑”卖家本身就是该文化的爱好者,他们成为捕捉潮流和趋势的瞭望者。对于“三坑”文化的发展,这些业内人士认为,在疫情影响下,虽然遇到了“瓶颈”,但仍然看好发展前景,相信随着00后甚至10后的进入,市场还会持续扩大。
热闹的市场,吸引了更多玩家,想从“盛宴”中分一杯羹。
2020年以来,汉服市场迎来一波凶猛价格战,便宜成为趋势,百元以内的汉服更受青睐。“以前199元就感觉很便宜,现在没想到还有几十块的”,山正(原创汉服为正,抄袭为山)不再重要,白菜成为主流。“新店先低价,打通市场,赚人气!
竞争激烈,汉服还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吗?
2004年5月31日23时52分,汉服吧发布第一贴,当时同袍们只能以论坛和贴吧为阵地形成小圈子。而到2016年末汉服吧会员人数已经达到72万。
拥有一套汉服的门槛也被不断拉低。最初汉服以定制为主,工期长、价格贵,到分码成衣模式成熟,网上的汉服店也数倍增加。这一时期,高客单价、高复购率、竞争小,让汉服商家尝到了不少甜头。
2018年受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传播影响,数以万计的人开始穿汉服。而到2019年底,汉服吧会员已经接近106万人。在B站首页搜索"汉服"关键词,显示有近400个精选视频,视频播放量累计高达11.1亿次。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9年汉服市场交易规模已超20亿元,并保持着每年近150%的高速增长。淘宝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就有2000万消费者通过天猫购买汉服,未来还将持续增长。其中,90后和95后是汉服的主消费人群,女性用户则占据80%以上。
据了解,从生产端来看,只要量足够大,普通汉服的成本并不高。布料的价格一米在2-10元不等,看是素衣还是印花,印花的价格最低7元可以拿到。如果量大的话,价格可再议。
一套成衣大约需要3米到5米左右的布料。经计算,制作一套成衣的价格在50元-70元之间。“单个款式价格在100块到300块,销量最好”。
而汉服同JK、Lolita一样,大部分商家采用预售制度,以销定产,降低了仓储成本,风险也更小。商家只需要少量的投资,便可以进行售卖。
只有粉丝和热度足够,店家才会考虑做部分现货。例如兰若庭的太平有象、十三余的周年限定款,在开售前便准备了部分现货。
随着绣花工艺以及数码喷印技术的发展和成本下降,原来的手绘转为仿苏绣绣花及国画风格的设计,手绘设计师也转岗为绣花、数码印花图案设计师,因为多年手绘功底以及高审美,为后面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转型支撑。
2020以来,汉服行业迎来了一波惨烈价格战,百元以内的白菜汉服越来越多。
疫情是价格战的催化剂。掌柜闻酱表示,“疫情影响下,2020年市场需求量没那么大,又不能出行,也不能拍照。”同时,随着汉服逐渐出圈,大批想赚快钱的玩家入场,竞争激烈,手段极端。
以兰若庭为代表的一梯队玩家也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将以前最低三百元一套的汉服,压缩到两百元以内。
彼时太平有象售出价格,长袄123元,马面袄裙178元。以兰若庭所用的提花面料为例,布料商给出的正常价格为8.2元/米,织金面料为22元/米,厂家的打版费为1000元。厂家表示,若后期做大货(批量加工)打版费用可退,每套用布三米左右,一套30元加工费(价格可议)。
根据估算,长袄和马面袄裙各三米布料,一套类似太平有象的成衣制作成本为120.6元。
虽然部分消费者认为,白菜价格让汉服爱好者少交了很多智商税,便宜的汉服也有利于这种服饰被更多人接纳。
一旦打价格战,行业则乱象丛生,许多原创小工作室更是遭遇巨大生存压力,行走在关门边缘。另外,大批以牟利为目的的商家进入,他们利用抄袭仿冒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生产劣质的山寨汉服和低价汉服,用“烂白菜”迷惑买家,既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原创店铺受损。
2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一整套重工满绣的汉服,抄袭、山寨横行,也进一步挤压了原创店铺的生存空间。因电商平台上很多同名或相似的山寨店铺,拥有240万粉丝的十一年老店汉服大店“国色芳华”被迫在2019年改名为“梨花渡”。
根据行业垂直媒体“汉服资讯”对淘宝汉服商家销售产值前10位的统计,这10位商家2020年度销量估算总产值近9亿元,比2019年下降了23.74%。进入前十强的门槛由2019年近四千万下降至2020年的1670万。
众多商家业绩下滑,2020年业绩前十强中的汉尚华莲,下跌了51.7%;而排在前二十中的梨花渡,下跌了76.7%。
目前头部中最先受到资本加持的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十三余在2020年度淘宝天猫汉服品牌销售额总排名中位列第一,2021年4月,完成了过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有B站、泡泡玛特等知名公司。
一类走高端定制路线,价格贵、工期长。比如,高端汉服品牌代表明华堂,采用半定制手法,套装起步价超过3000元,万元以上的款型也不鲜见。2021年4月10日其网店页面显示,工期已排到2022年3月初。
还有些品牌将性价比做到极致,比如兰若庭。凭借物美价廉和不错的品质、服务,2011年开店的兰若庭目前成为了汉服性价比标杆。
虽然有头部品牌,但是作为服饰品类,汉服目前还没有一个出圈的国民品牌。当下市场中,腰部商家缺少,有比较明显的断层现象。
汉服、国风的风口中,不少线下企业也获得资本青睐。主打国风摄影的盘子女人坊,2020年底完成亿元级别融资,以优化传统汉服产业链,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旗下的挑战者资本。
2020年,盘子女人坊也做了一个汉服品牌“从壹华服”,从把汉服当道具到直接卖汉服。目前盘子女人坊已经开启了上市之路。
汉服已经越来越商业化,这势必加剧与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与裂痕,而汉服形制内的"原创党"与"形制党"之争也将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汉服形制意思为它的形貌和制式,分为周制、秦汉制及唐制等等。原创党注重现代人的审美及潮流进行改造汉服形制,而形制党则为严格依据传统形制生产汉服。在汉服消费者越来越多之际,用户审美间的差距将给商家带来不小压力,生产何种形制,也就是平衡传统设计与潮流设计之间的那条线很难把控。
目前市面上的汉服商家虽然很多,但由于品牌、原创性等,使得汉服的价格也参差不齐行业内缺乏统一定价标准。
汉服通常都要求成品精良所采取的制作工艺较高,导致制作周期较长、成本也高,加上汉服体量上的劣势,许多工厂都不愿加工生产导致汉服商家运营成本提升,致使行业利润较低。
因此汉服在引入资本的市场同时需得解决供需匹配难题,缩短量产周期,以提升销售利润及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为行业良性发展持续赋能。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