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行情,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很舒服。
自从春节过后,好久没有看到大盘这样涨过了。
虽然上涨指数“只”涨了1.49%,但是深证成指涨近3%,创业板指数涨超4%,都创春节后的涨幅记录。
不少这两个月跌到让人绝望的明星股,今天都扬眉吐气了一把。
特别是因为华为造车带动起来的“电动车”概念,领涨两市。
汽车制造板块涨了5.43%,我昨天给大家说的华泰柏瑞智能驾驶ETF今天也涨了5.01%。
细数节前超热门抱团股,也就是新能源概念反弹的最早也是最猛。
虽然整体来说还差有口气,但有不少距离春节前最高点也没有太大的距离,只差一根10cm红线。
对比下来,白酒、医药和科技显得相对来说差一点。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春节后一波估值消化,现在市场已经有些不错筹码值得考虑。
近期市场震荡,我看盘时间也没有太多,更多时间在看书,感觉人变得更宁静一些,对市场波动忍耐度也变得更大。
我看的书不止跟投资有关,还有不少是生物学、心理学和天文学。
因为芒格有句话我听进去了。
他说我们在做投资时不能简单依靠一两个模型,而是要掌握多种模型最后综合去分析。
经济和生活是一样的,不确定性非常大。
它不像是基础科学,你通过一两种模型就得出一个精确的结论,它更像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
都说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这句话里的认知,在我看来还应该加上很多看似“无聊”的边缘知识。
你知道越多,获胜概率就越大,时间拉得足够长,就是一个数学问题,你总能挣钱。
另外,我们自己在买股选基时,也需要更多研究一些微观知识,少看一些宏观知识。
并不是说宏观知识不重要,而是因为宏观知识太难,很难去预测和掌握。
相对来说,微观知识对投资的帮助更显而易见,也更有用。
像是国内货币政策到底是怎么样的;美国大放水对全球资产有什么影响;通胀会不会来,会以何种形式来……
这些东西你不用花太多精力,偶尔看看我文章,了解个大概就行。
更多时间和精力,我建议你放在微观上,比如一个公司市场情况如何,管理层如何,战略是怎么样的。
比如一只基金基金经理是什么理念,基金费率是不是有优势,持股集中度是不是符合自己风险偏好。
这样做多了,你就会发现,你即使不能够知道很多国际大事,但最后收益比那些能够侃侃而谈的人更高。
市场噪音太多,很多时候需要去把自己放在一个安静的环境。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