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思维篇99 外卖的商机

外卖这个行业三金哥一直非常看好,它既是刚需,也是高频产业。既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底层需求,也符合懒惰的人性。

中国的外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8千多个亿,单单美团外卖就占了6000多个亿的份额。互联网订餐平台,是完完全全把人性骨子的懒发挥到了极致。

你不用动脚,不用跑到外面去吃,在平台下单,送到你门外。

你不用动嘴,你只需动动小指头,在手机上按几下,付完款就有人送上门。

你甚至不需要动脑子,不用想今天要吃啥,平台会用大数据算出你感兴趣的东西,给你推荐你想吃的菜。

不动脚,不动嘴,不动脑,这还不是满足了天性的懒吗?

不过,懒未必全是坏事,为了加大生产效率的懒,从而去想出解决方案,反而是好事。历史上很多人类的科技发展,都是因为懒而做出突破的。

所以,懒是分积极的懒和消极的懒的。

什么是消极的懒?一天到晚只想着享受而不愿意付出劳动,明明一无所有却一天到晚想着暴富,沉不下心来做一件事,不考虑自身能创造什么价值,这就是消极的懒。

什么是积极的懒?通过一些方法节省时间,节省出来的时间是花在自己事业的打磨上。例如下楼出去吃饭再回来,可能要1个小时。如果点个外卖,可能15分钟就能吃完。外卖比出去吃饭省45分钟,那么一天3餐,能省出2个多小时!这就是积极的懒!每天多了2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一年下来,你就比别人走快了10-20%。

而外卖的刚需和高频就很容易理解了,人不可不吃饭,而且要顿顿吃,通过补贴让用户习惯了在平台下单点餐,能不高频就怪了。

三金哥的会员群里有个开炸鸡店的小哥,开店没多久他外卖月流水在1月份就做到17万多了。

即使是炸鸡这样的垃圾食品,都能高频复购。

还是这张我搬过一万次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图:

食欲是最容易满足的需求,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外卖这个行业奠定了它的市场规模必定非常非常大。

不过,外卖不局限于吃的,只不过是外卖平台是凭借吃的作为切入点而已,万物皆可配送。

我先说个题外话,在网上很多人对外卖这个行业觉得很不屑一顾,觉得这个行业很低端,我觉得这是挺搞笑的。

互联网巨头和各方资本都非常看重的领域,居然还有人觉得看不起。

说到这不得不说美团的技术是真的很强,王兴的头脑是真的很牛逼。

网上总有人信口开河,说,你美团有啥技术可言?不就一个破送外卖的平台?

美团外卖的核心技术实际上是AI算法和配送系统,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智能同城物流配送系统。

作为亿级并发量的系统,不懂技术的人可能想象不出来这有牛逼。全国各地,实时运算。

就像12306火车订票系统,外行人说,这个订票系统,随便找个外包团队,花个100万都能做出来!还TM老是卡!

内行人一看,你TM瞎扯!12306不但是并发量极其庞大,而且它的业务复杂程度,没有一个商业平台可以比拟。一张票的背后,是一整条线路N个站点,N条个座位的组合,而且这些元素还会互相干扰,互相叠加,还要实时运算。

所销售商品极其复杂(SKU极多)

商品和商品之间、横跨全国的渠道之间,都相互干涉

访问量极大

换言之,12306是全世界最牛逼的票务系统,没有之一!

那美团外卖呢?美团外卖的发展方向很庞大,但绝对是以高科技公司作为导向的:

如果没有技术瓶颈,单纯靠送外卖,靠送红包补贴,怎么可能作为互联网三巨头的BAT都干不过它呢?不懂行不重要,不懂还总以为自己很懂,这就很可笑。

这时又有人要说了,那又如何?美团那都是靠吸血为生的!吸商家的血,吸用户的血,灭绝人性!

这句话就更搞笑了,企业的目的是利润,资本家的本质都是剥削和压榨,难道还有哪些企业是为了做慈善而成立的?

哪家公司不吸血?只是吸血的方式不同罢了。

创造价值,获得回报。美团在做的事情,起码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要比很多金融集资拉人头的公司要靠谱多了。

不过继阿里后,美团也惹上了垄断风波,互联网的巨头们估计都开始慌了。

按我国法律,如果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75%,该企业就具有独占市场的特征。事实上如果一家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了35%的份额,这个企业就有能力操纵市场。我们的《反垄断法》草案是以50%作为界限。

当然,国家调查也是应该的,反垄断也是应该的,但这是市场经济保护的一种措施。跟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大不大没有关系,这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

三金哥也不是做慈善的,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奸商!

有的人说,你凭什么咨询指导一下就得收费呢?

我每次去村口的王大爷家唠嗑一下午,王大爷不但不收费还提供免费瓜子和茶呢!

这一对比之下,三金哥不就TM是个奸商吗?

那确实是,应该多去找王大爷这样的好人聊天,远离三金哥这样的奸商。

说回外卖本身。

外卖有哪些商机?

自己做外卖商家,当然有很多商机。

抓住人的味觉,

抓住人的视觉,

抓住人的嗅觉,

抓住人的感情。

抓住人的心。

就能抓住人的钱。

电视剧里面常讲,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抓住男人的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在外卖行业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做配送的骑手了。

三金哥也写过,即使是当骑手送外卖也有很多商机。因为骑手可以接触大量的商户,以及接触大量的客户。

例如,自己引流客户,作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打造一个辛勤创业青年的人设,卖卖零食、特产,推荐一些居家好物,或者做做淘宝客,也一样可以发展得不错。

以自己的工作之便,

 

把能接触的人,

都想方设法捞进自己的鱼池。

如果抓不住他们的心,

那就直接把他们抓进碗里来。

当你得不到他的心,

你可以先得到人,

以后再慢慢得到他的心。

如果你既不想成为外卖商家,又不想成为骑手,

那么就成为第三方推广者吧。

也就是外卖CPS。

什么是外卖CPS?

画个流程图大家看看:

这下应该清楚了吧?其实就是帮助商家推广,然后获得佣金。

至于怎么注册各种联盟的账号,以及注册服务号去对接平台,生成专属分享链接这些我就略过了,百度都能百度得出来的东西。

总之,是有点类似淘客的玩法。

只不过一个是社交形式推广电商,一个是社交形式推广外卖。

大家要有这个意识,别人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照搬就照搬,不能照搬就借鉴,不能借鉴就学习汲取知识,再举一反三。

走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单纯玩某个平台的CPS,一般来说都属于短期的。因为规则一直在变,补贴(佣金)一直在变,饱和之后利润也会下降非常快。

淘客的今天,就是外卖CPS的明天。所以,它迟早会饱和。

但是现阶段还是火热的推广期,做得好,肯定是赚钱的。而且,外卖的复购率真的很高!

企业运作的团队,多渠道引流,月流水10万,甚至是百万的,确实是可以实现的。不过,普通人是很难很难的。

无论什么项目,其核心就是流量,三金哥已经说过三万八千六百三十六次流量的重要性了。

如果你有现成的流量,直接就可以变现。例如有10万本地粉丝,那么直接就可以变现。

当然,大多数人都没有流量。

怎么搞流量呢?

最简单无脑的就是地推,伪装成官方平台的工作人员,工作服和工作牌搞好,看起来极其正规。然后说我们是平台砸钱补贴送福利,大额红包应有尽有,每天都能领,点外卖能让你省到怀疑人生!让对方扫码。

或者弄个微信小程序抽奖助手,这些平台上本来就有粉丝可以转化。也可以拿着去社群和公众号投放抽奖,可以花点小钱。

短视频平台做推广,也还是不错的,打造一个家境不好父母年迈体弱多病,为了照顾家庭,不得不苦逼送外卖拼搏的人设。送外卖拍视频,偶尔直播送外卖。总之呢,人间疾苦你都占尽了,示弱定律摆出来,点赞量和评论量就暴增。

再弄点奇葩外卖单备注的视频,自己编段子,什么在上公厕没带纸,希望外卖小哥帮忙送纸之类的。挺吸引眼球的,传播也快。

再做“几个教你天天领取大额外卖红包”的演示教程视频,在里面露出自己公众号或者小程序,这样就能完成引流了。

至于其他,还有非常多引流方式,深耕一两个都可以做得不错。

如美食街贴海报、淘宝和闲鱼直接卖红包都可以。

如果你的模式跑的很顺了,那么可以考虑裂变了,找学生兼职做代理或跟外卖员谈,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代理,总之话术要设计好,培训环节必不能少。

每单的利润都不高,但是流量多了,单多了,加起来就是一笔很庞大的数目。

一单1元分佣,那么千单多少?一万单多少?十万单呢?

还是那句话,蚂蚁虽小,胜在肉多。

外卖的商机无处不在,即使抛开我说的这些,也一样还有很多商机的。只是看你能否去挖掘,以及跑通。

以前我接过一个付费咨询的客户,他是在小县城做二手电动车的。这种旧车子,基本上换个新电瓶就能很好的跑了。回收价格便宜,卖出去即使比新车便宜很多,也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而且质量不差。但是他一直发愁客源,他以前做的客户全都是小区里面的中老年人,以及宝妈用来买菜用。随着社区团购平台和社区生鲜店的崛起,外出买菜需求似乎越来越小,导致他的生意越来越差。

我让他转移目标,把精准客户放在外卖骑手身上,把人设改为一个外卖骑手退役后创业的小哥,让外卖骑手都对他产生共鸣,有身份认同感。

每个小县城都有很多想换车子的骑手,或者新入行的骑手,只要搞定他们就行了。电瓶是个易损消耗品,以后车子需要换电瓶都可以直接找他换。

一个小县城有多少骑手?多,非常多!搞定一个县城,还可以辐射到周边的县城。我也没做什么,就给了他这么一个建议,他的生意渐渐就好起来了,2个月时间业绩翻了好几倍。 

有时候,思维的点,落对了地方,作用是非常大的。

连这种本来跟外卖没有直接关系的产业,一样可以跟外卖扯上关系!

那么,你能否举一反三,动动脑,如果是冬天的手套呢?护耳呢?暖宝宝呢?等等等!

所以,商机是在于挖掘的!

点击展开全文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