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思维篇106 普通人创业就是只坚持做好一件事

会员群里的一批元老,沉淀得够久,做得还算挺不错。有的人甚至混的比三金哥还好,撞对了时机,厚积薄发,业务不错,也拉到了投资,融了几轮。还经常用高薪+技术入股的诱惑,来勾引三金哥去他公司做COO。

三金哥也几番心动过,如果接下来能融一笔大的资金,套现也是千万级别的。如果能上市,那更加可观。

不过我还是拒绝了,毕竟诱惑我的很多,但能不被我拒绝的,暂时都没出现。 

我是那种喜欢把自己事业做到底的人,我已经布好了局,并朝着目标走去。我觉得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足够坚定。

线上的布局和线下的布局,我都会努力去完成。

会员群的许多小伙伴,完成了从0-1的过程后,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了,就很忙了。

忙到很久都不找我说说话。

有时候我也想他们,但是我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嘛。

三金哥的群又不微商群,不会去天天给小伙伴们打鸡血。

没必要这样做,群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一天到晚都很活跃,而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大家能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人脉,和群主的帮助。

真正在做事情的人,不可能那么多闲工夫聊天的,一天到晚忙得要死,三金哥也绝对理解他们。

所以,我从来不去要求群打卡,要求大家必须每天报到什么的。偶尔做做定期干货分享,以及需要我和小伙伴们的时候,出现就行了。活跃群啥的,完全没必要。

我连死群都激活过,3年前我帮一个甲方客户做社群运营,卖男性保健品,一款388元的延时喷雾,就是激活了两个半年都没说过话的微信群,一波活动就卖出去了三百多支,仅仅两个微信群。

但对知识付费群来说,我从来不刻意去做活跃群的事。

三金哥的会员群有时候会很冷清,一天到晚就几个人跟我说说话,问几个问题。

但有时候却非常热闹,即使我不在,他们也能自己聊得很嗨,一上线就看到刷得很长很长的信息。

这其实是它原本该有的样子。

不过,群里有很多完成了事业积累的人,但同时也会有很多依然两手空空混日子的人。

这两类人都是比较少露头的。

前者是真忙,后者是不敢。

一个正常的社群就跟学校里的班级一样,优等生会有,差生也会有,避免不了。再牛逼的重点学校也一样会有这样的班级,再牛逼的特种部队也会有遭淘汰的队员。

事在人为啊!可能说一百遍也有人不懂。不努力执行,不花心思思考,干哪行也不可能出彩。

前几天有个群里的小伙伴,说自己能做地推引流,结果出去问了两个人,被拒绝了,就再也不敢问了。

而另一个小伙伴,也同样是用我教的方法去地推引流,第一次出去引流了20多人,第二次出去引流了100多人。

地推在很多人眼里都属于没什么太高技术含量的事情了吧?

但你愿意拉下脸,丢掉所谓的面子去执行,结果就能很不一样。

那么,写文呢?拍视频呢?做社群呢?都一样的。

细微的差距,日积月累就是巨大的差距,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变得很大。

华强北的小莫妹妹,隔了两个多月没找我,昨晚突然来找我聊了。

原来是接了一个纯利润十多万的大单子,我在微信朋友圈也说了这件事。

是采购芯片的订单。

一家工厂,找她做买手,除去税和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还剩十多万的利润。 

这个客户是一年多前引流的,是知乎上的粉丝。

在微信上观察了她整整一年多,没跟她说过一句话,没给她朋友圈点过赞和评论,也没跟她买过任何东西。

一年多后,直接让她帮忙采购了这么大单的芯片。

要知道,在微信上,跟个陌生人下十多万的单子,需要多大的信任!

这凭的是什么?

就是她人设打造的魅力,内容持续输出的魅力。

华强北百事通小妹的人设,背靠华强北这一国际性的数码基地,以及她专业独到的文章见解,征服了这个客户。

小莫妹妹是谁?老读者都清楚,新读者应该不知道,不过看了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小莫的梦想是在深圳买房,她现在以及离这个目标不远了。

不过说实话,能沉得住气去做一份事业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坚持做一件事,只坚持做一件事,并只坚持做好一件事,这就够了,这就是事业。

上一次小莫找我聊,是今年的2月份,那时还是春节前。

也是一个大单,客户找她采购了66万的货,也是芯片 

这个客户也是来自于知乎。

后面那个客户想长期让她帮忙采购,然后固定给采购额的佣金。

成为一个资源中介,一身轻,但收入一点也不少。

大单几个月一次,也差不多了。

平时的小订单挺多的,何况她也还有自己的工作,收入不低了。

这么一个小姑娘,敢靠自己的能力去努力买房,比很多大男人都强。

不过想想,也就一份工作,一份副业。

当初,三金哥觉得她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数码类产品,做发烧友的生意,以及二手产品或企业定制产品的生意,做一个纯中介资源。

这点没错,不过企业客户的芯片采购生意是我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但其实也正常,我一直说,有精准流量,有靠谱人设,有价值且持久的内容输出,以后的变现方式会非常多,很可能是一开始完全没料到的方式。

其实互联网的大企业家,他们的商业模式也是当初完全都没预料到的。做着做着,就顺势而为了。

其实三金哥也一样,我也还在不断摸索和调整我的商业模式,也在寻找靠谱的人才。

人才很多,但我发愁的是人才不为我所用。

想要一条心跟自己干,随便找来的人还是不靠谱啊,我不敢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今天说很多漂亮话要跟你一起搞一番事业,但过几天就不跟你玩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我一般只敢跟精英班的人一起合作搞事情,因为自己的人放心。当然,也只有把他们培养起来之后才能合作 

群里的小伙伴,暂时不考虑直接合作,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需要制定好比较完善成熟利益分配方案之后才可以。

我在想,接下来要做一个社群2.0模式,做全面的内容升级、互动升级、链接升级。并且逐步去中心化,解散我这群主出来,否则我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也没法花时间去优化社群,因而需要比较靠谱的人来一起做好这件事。

我混迹互联网多年,其中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将近10年,出来创业几年,写文2年。

现在也还在一直磨炼自己,探索更多的可能。

磨炼文笔,磨炼思维,磨炼营销,磨炼教学,磨炼做人。

直到今天,我都认为,我还仅仅是开始,要想的事情还很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仍然想要优化社群,优化精英班的模式,并且会一直不断地去优化。

很多人往往容易高估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眼高手低。时间久了一事无成,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必须要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三金哥也是个普通人。

坚持做一件事,只坚持做一件事,并只坚持做好一件事,这就够了。

我是这样,群里的小伙伴是这样,精英班的同学是这样,你们也应该这样。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