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这4个方面,做好家庭财务平衡的

“财务自由”是很多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对于现阶段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在财务自由之前,做好当下的的财务平衡,可能是更应该做的事。

今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随着收入增加,开支也会大幅提升,不论我们赚再多的钱,假如做不到财务平衡,同样会感到很吃力。

所以,在财务上做到平衡,懂得取舍和妥协,找到最适合当下情况的选择,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特别考验我们的整体规划能力。

收入和支出的平衡

从我家账本来看,每月的结余率并不好看,一方面是房贷等硬性支出占大头,另一方面是花钱也不太懂得克制:如周末至少2餐在饭店吃,换季买买买,亲子活动等,每一项看起来不多,但加在一起就多了。

总结一下原因,主要是全部是手机支付,对花钱没有太具体概念,而且消费没有计划性,一不小心就超支了。

总结了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坚持记账,定期总结消费习惯外,坚持每月发完工资后,往基金账户存4000元,剩下的作为本月现金流(我的工资负责菜金、孩子餐费及家庭日常开支)。

这个月如果超支了,就把非必需品挪到下月。再有就是对可预见的大额支出,提前做好攒钱计划。

收入必须大于支出,这是做到财务平衡的第一步。不论我们是月入5000,还是月入50000,只要根据自己的收支做好规划,都能做到财务平衡。

当下和未来的平衡

财务平衡不仅要注重当下,也要为未来的财务目前做好资金规划。

一些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可能会随时打破我们当下收支自如的平衡,比如家庭计划三年内换车,五年内置换学区房,父母的医疗保障,自己的养老等。

我们需要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提前规划。

目前我家的做法:

先生每月给孩子存2000元教育金;

我自己每月给养老账户存2000元;

如果再有奖金等大额收入,会再调高教育、养老账户的入账金额。

不过,按现在的消费习惯来看,这些金额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再加大投入。

眼前的衣食无忧、岁月静好,并不代表未来。只有账户里的数字不断上涨,我们在未来面对风浪和意外时,才能更加有底气,焦虑感就会减轻。

图片

机会和风险的平衡

去年底,不少人被基金的赚钱效应吸引,成为基民中的一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春节后至今调整加大,不少人的账户到现在是亏钱的,进而引发赎回,亏损离场。

此类基民就是只看到了机会,没有看清风险。

提醒大家的是,硬币有两面,投资也一样,机会和风险并存,我们不能只眼红高收益,而忽略高风险。

如何做到机会和风险平衡呢?

1,每个人都只能赚到符合自已理念的那一部分钱

我们要按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目标等适时调整产品,不要盲目追求投资中不切实际的回报目标。

如果我们是稳健型投资者,选择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比较合适;如果我们是积极或进取型投资者,选择混合基金、股票基金比较合适。

2,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

“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是强调过无数次的了,尽量将资金分散投放在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和回报率的投资类别中,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总体投资风险。

这里注意哈,应该注重不同投资类别或属性的分散,而不是数量的分散,否则起不到分散风险、资产配置的目的。

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平衡

投资中,大部分人容易高估短期收益,对长期收益视而不见。

讲一个朋友的事情:当初他们公司给员工派股权,他觉得一下子拿出50万有点困难,而且当时有部分钱在股票账户,不舍得止盈,就错过了这次入股机会。

公司近几年每年派发红利,年化收益差不多在8%-10%左右,这样的回报率已经非常难得了,而且稳定,不用自己操心。

从这件事上我得到启发,长期持有优质稳定的盈利品种至关重要。

这也印证了为啥很多人热衷买长期国债,锁定优质产品,很省心。

脚踏实地,认真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想要的迟早都会来。

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

点击展开全文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