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评:三大股指放量大涨,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

5月25日,两市股指高开高走,盘中在金融、白酒、医药等板块的带动下强势大涨,沪指、深成指涨幅均超2%,创业板指涨近3%站上3200点,上证50指数大涨超4%;两市成交量突破万亿大关,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00亿元。

沪指涨2.4%报3581.34点

截至收盘,沪指涨2.4%报3581.34点,深成指涨2.34%报14846.45点,创业板指大涨2.79%报3227.36点,上证50指数涨4.1%;两市合计成交10065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217.23亿元。

盘面上看,券商板块强势拉升,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哈投股份、湘财股份等涨停;银行股亦走强,厦门银行涨停,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涨逾6%;白酒龙头股集体走高,贵州茅台、五粮液涨近6%;医药、煤炭、食品饮料、半导体、软件等板块均有所表现。

兴业证券表示,基本面复苏,欧美经济逐步恢复转好,进出口成为是当前主要支撑。专项债3.65万亿额度成为下半年经济重要稳定器,“复苏”概率大于“滞涨”。流动性整体较为温和适宜,PPI胀CPI不胀流动性难大收。整体来看,维持4月份以来看好市场,布局“百周年”行情,到7月是难得做多窗口期机会。投资者积极布局,均衡风格,大票中可重点关注金融、顺周期阿尔法品种,中盘股聚焦新兴成长。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自年初提出3300-3700震荡判断,实际上已经在3300-3500持续横盘近三个月。往后看,震荡行情还将延续但不会长久,后面将是震荡后的拉升,蛰伏六年,市场有望挑战4000点。该机构认为,拉升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分母端:第一,风险评价下降。进入后疫情时代,通胀、流动性、增长等各类宏观因素由不确定逐步走向确定,疫情等外围因素同样走向确定,风险评价的下行利好权益投资的展开。第二,无风险利率没有上行风险,但存在下行可能。当前美债隐含的通胀预期已行至2003年以来84%分位值水平,过高的通胀预期已经充分反映了极致的供需关系,通胀预期顶点在即,流动性的负面预期需要正向修正。伴随刚兑逐步打破,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上行难、下行易。第三,当前风险偏好基本保持稳定。风险偏好仍处中低位置,因此仍是利好蓝筹股,不看好高风险特征的小市值公司。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股市市场解读]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