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为什么有人有,有人没有?
康波财经 2021-9-16
视同缴费年限就是指可以视为社保缴费年限的工龄。一般来说,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通常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养老金待遇,但是视同缴费年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一般来说只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国有企业固定工人、复退军人等才有视同缴费年限。

更多财经资料和金融攻略,欢迎微信搜索关注“康波财经”公众号(微信号:youqianlab)

相信很多朋友在办理退休时,都听说过“视同缴费年限”一词,关于“视同缴费年限”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视同缴费年限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有人有视同缴费年限,而有的人却没有?

 

简单来说,视同缴费年限就是指可以视为社保缴费年限的工龄。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很多人参加了工作,有了工作年限,所以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虽然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没有社保缴费年限,但是我们有工龄,那么如果这个工龄符合一定要求的话,这个工龄就是视同缴费年限。虽然视同缴费年限没有实际缴费,但是在计算养老金时,视同缴费年限要和实际缴费年限一样都属于社保缴费年限。

一般来说,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通常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养老金待遇。因为视同缴费年限可以增加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而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的主要因素之一,缴费年限越久,养老金越高。

如果退休人员只有实际缴费时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养老金就只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个部分;但是如果退休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养老金除了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外,还要增加过渡性养老金。这是因为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比较短,个人账户养老金较少,所以会增加过渡性养老金来弥补个人账户减少导致养老金待遇降低的问题。

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有人有视同缴费年限,而有的人却没有,这是因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不是人人都有的,通常这三类人群可能会有视同缴费年限:

1、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国有企业固定工人,复退军人,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些人由于在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就参加了工作,所以有视同缴费年限;

2、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连续工龄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因为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是不缴纳社保费用的,所以这类职工之前的工龄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3、依据相关规定,保家卫国的军人符合规定条件的军龄,是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

具体还有哪些情况,建议大家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需要注意的是,视同缴费年限是需要有档案来证明的。如果档案资料不全,可能无法认证视同缴费年限。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