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直播需警惕过度娱乐化

疫情以来,直播在各行各业都“火”了,券业也不例外。在那些无数个因防疫要求不能前往现场开会的日子里,直播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将券商和投资者紧紧连接。热度不减之下,券商直播出现了更多的尝试,在合规的边缘疯狂试探,比如邀请大V引流开户,邀请脱口秀明星震场或者在穿着上更加另类等。

此次监管定调,再次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合规是券商直播的生命线,一定要警惕券商的专业性被娱乐化浸染。作为券商投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券商直播可以接地气,可以要流量,但更应该保持专业性。

不同于消费行业的直播带货,作为专业的持牌机构,券商直播带的“货”主要是观点,是可以为人们带来财富,但一不小心也有可能导致人财尽失。对于需要具备基础经济能力、与基本财务常识的人才能够参与的项目,营销方式不当可能会转移用户的注意力,让其一念之间投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券商直播要合规,并不等同于刻板地输出观点,在券商直播的后监管时代,如何在兼顾专业性的同时,让直播内容更加有趣、有料,则更加考验各家券商的内容创作能力。如何从邀请流量到自带流量,或许也将成为券商直播业务成果的重要证明。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