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行规 罚单树立风向

罚单对券商的影响不言而喻。

今年以来,券商一共收到76张罚单。这些罚单一共涉及50家券商,有的券商甚至收到多张罚单。

具体而言,海通证券、方正证券、国元证券、华西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东兴证券、华安证券、华福证券、中原证券、申万宏源、中邮证券、安信证券等券商都收到了罚单,多家券商所收单数超过2张。

根据券商分类评级管理规定,这些领到罚单的券商可能会在本年度的券商评级中被扣掉相应的分数。而其他没有领到罚单的券商,则至少不会在这些项目上被扣分。

从处罚的结果来看,监管出具警示函或者责令改正是比较常见的方式,这两种也属于比较轻微的处罚。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也有一些罚单的处罚结果比较严厉。比如,有的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违规情况比较严重,被责令改正并暂停另类投资业务(项目退出除外)3个月;有的投行业务因出具了虚假报告,被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罚款;有的经纪业务违规情况严重,被暂停新开证券账户3个月;还有的资管业务被6个月内暂停新增私募产品备案。

“暂停业务比较要命,不仅扣分更多,更重要的是这块业务都暂时不让干了。”某券商合规人士如是说。

从各地证监局所发罚单数量来看,罚单数靠前的证监局有上海证监局、福建证监局、重庆证监局、北京证监局等。具体而言,上海证监局发了7份罚单,涉及6家券商;福建证监局发出5份,涉及5家券商;重庆证监局发了5份,也涉及5家券商;北京证监局则有3份,涉及3家券商;安徽证监局也有3份,涉及2家券商。

也有的地方证监局今年来未发布过针对券商的罚单。上述券商合规人士表示,影响地方罚单数量多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方券商数量、券商展业活跃度等,这些因素的区域差异较大。

从被处罚的具体内容来看,罚单涵盖了券商各个业务条线,包括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研究业务等。券商对子公司,尤其是香港子公司的管理也有涉及。不过,针对券商经纪与投行的罚单占了绝大多数,超过七成。经纪业务的问题包括从业人员不具备展业资质、账户出借、投资者适当性等等;投行业务的主要问题则包括券商对发行人部分信息核查不充分、工作底稿不规范不完整等。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