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造车所需储备资金现在没有400亿元可能干不了

早在2016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就抛出经典造车门槛论----造车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准备。如今,李斌再将造车门槛的难度提升一个台阶。

“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是200亿元,现在没有400亿元可能干不了。”12月19日,在蔚来NIODAY2021举行的第二天,回顾5年来造车门槛的变化时,李斌道出了上述看法。“不是说(没400亿元就)没有机会,我不会说这样的话,但风险会高很多。“李斌表示,400亿元不是一个精准的数字,是直觉的判断。我们今天还在亏钱,就是因为我们要为未来做投入,否则即便很快盈利,很可能过两年就断崖式下降。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资本市场向好,以及销量业绩的支撑,2020年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在美股迎来暴涨,三家头部新造车企业同时展开密集增发融资,其中蔚来就进行了三次增发,累计融资约50亿美元。

李斌就曾表示:“蔚来汽车的盈利可能需要十年。蔚来目前还只是个四岁的孩子。”如今,2021年的蔚来显然已不同以往,但在李斌看来,蔚来仍仅如同“四年前的特斯拉”。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特斯拉全年销量撞线10万辆,营收达到117.5亿美元,但仍巨亏22亿美元。

汽车行业分析师章晓光认为,较强的品牌影响力、稳定的用户群体再加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都在推动蔚来的未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此次蔚来推出的ET5是旗下入手门槛最低的产品。如果它能够成为爆款产品,蔚来的品牌层级将再上一个台阶。

李斌称造车门槛已提升至400亿元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量首次突破4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接近20%,一切似乎都在昭示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最佳时间窗口已至。同时,受蔚小理成功站稳脚跟的鼓舞,2021年,新一轮智能电动汽车“热”卷土重来。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今年以来,小米、百度、OPPO、苹果、360、小牛电动等诸多圈外选手前赴后继、摩肩接踵地跨界而来。而从小米的100亿元造车,到不久前牛创李一男的“大概率能融到30亿美元”,造车百亿元起步已成为共识。

对此,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和国内市场现状,李斌认为,造车门槛实际上不降反升。“如果想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公司的话,从我的角度和今年的时间点来看,比我几年前说的资金需求(200亿元)可能还要翻一番。”他表示,汽车行业的高投入不仅是固定资产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研发和服务体系上,“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觉得研发、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门槛其实变得更高了。”

李斌进一步解释道,400亿元指的是真正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且有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储备。如果没有储备这么多的资金,就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我们自己还有500亿的现金(储备),因为最近我们做了一次增发,所以,我们已经布局了这么多东西,但也还在储备资金。”

今年11月份,蔚来对外宣布,已完成之前宣布的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共出售约5329万ADS,筹集20亿美元,扣除约2600万美元的佣金和发售费用,筹资净额将用于进一步加强其资产负债表以及一般企业用途。结合蔚来2021年二季度报告中披露的现金储备超483亿元,完成上述增发后,蔚来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500亿元。

直言交付量落后特斯拉四年

在展望市场时,李斌预测,2030年中国新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90%。李斌认为,目前蔚来交付量落后特斯拉四年,相当于特斯拉还未推出Model3时的销量。而最新发布的ET5,将成为蔚来汽车有史以来订单最多的一款车型,也将助力蔚来持续提升交付量。

蔚来汽车202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蔚来三季度总营收98.1亿元,同比增长116.6%,环比增长16.1%。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86.37亿元,同比增长102.4%。同时,三季度净亏损8.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收窄20.2%,与上季度相比扩大42.3%。销量上,今年1-11月份,蔚来累计交付量80940辆,同比增长120.4%。

对于ET5李斌可谓寄予厚望,他认为,双电机版配置的ET5尽管定价起价高,但性价比优势仍然要强于特斯拉热卖的Model3、ModelY。李斌还表示,蔚来的国际化进程将提速。继今年进入挪威市场后,2022年蔚来的产品与全体系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正式落地,2025年将进入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ET5搭载蔚的电池包中,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150度电超长续航电池包将采用为固态电池。根据蔚来给出的时间表,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由于在安全性、可靠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多方面性能优势明显,固态电池被业内认为是较为理想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体系。近年来,宝马、福特、蔚来等车企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业务,加速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落地。

除了电机和电池技术全面革新,在章晓光看来,换电补能模式也已成为蔚来与其他品牌展开差异化竞争的法宝。随着鼓励和支持换电的政策陆续出炉,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企业开始与新能源车产业链加强充换电布局的合作,换电模式的发展前景越来越被市场看好。

换电成为主流选择,依托的是强大的换电网络。截至12月18日,蔚来在全国布局的换电站达到733座。目前已打通G50沪渝高速、G1京哈高速、G2京沪高速、G4京港澳高速、G60沪昆高速沪湘段等5条高速换电网络。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