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汽车产业版图,行业发展风起云涌。自动驾驶在这一变革浪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全球科技产业里十分瞩目的话题之一。
经过数年来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落地情况如何?《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了“无人驾驶之城”北京亦庄进行实地探访。在特定地铁站出站后,打开“萝卜快跑”软件,呼叫无人出租车,需要在指定地点上下车。当记者怀着激动的心情上车后,却发现驾驶席还坐着司机。当记者询问原因,司机反问道“没有司机,您敢坐吗?”
“目前我们还处于智能辅助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的过渡阶段。”《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对自动驾驶创新公司禾多科技走访时,该公司创始人、CEO倪凯对记者表示:“自动驾驶涉及整车、软件、传感器等等多个领域,很难由一家企业完全掌握所有的技术研发。因此,自动驾驶一定是一件多方协作的事,也注定是一件需要长期耕耘的事。”
量产与数据安全
伴随着近年来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体验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软件定义汽车”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禾多科技正是通过软件切入自动驾驶赛道,试图在智能汽车变革趋势下占据行业重要位置。公司创始人、CEO倪凯在自动驾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从业经验。倪凯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期间参与无人车THMR-V的研发。之后,倪凯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计算机博士。完成学业后,倪凯先后在微软和百度工作,在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担任高级科学家期间,创建了百度的无人驾驶团队,负责无人车研发和部分高精度地图的工作。
“禾多科技从创建之初就是以量产为目标。”倪凯表示,为实现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禾多选择的是一条针对不同场景、渐进式的发展路线,以行车和泊车两大场景为切入点,逐步覆盖整个交通全场景,打造本土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目前,禾多科技已开发了行车自动驾驶系统HoloPilot和泊车自动驾驶系统HoloParking两大核心产品,致力于打通“高速公路+停车场+城区道路”完整闭环,实现“行泊一体”全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022年,禾多科技最关注的业务重点正是这套方案的正式量产—今年3月,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资本宣布完成对禾多科技数亿元的战略轮融资。在资本层面的合作之外,禾多科技和广汽集团于2021年就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搭载禾多自动驾驶系统的多款广汽车型将在2022~2023年陆续上市。
量产对禾多科技这样的自动驾驶软件公司来说,意义不言而喻:规模化的产品落地,可提供海量的实际交通数据,促进算法迭代、系统升级。然而,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也是近年来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兴起后,各界关注的热点。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数据获取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数据采集和存储方面责任、规范要求不明确,数据的商业用途约束要求不清晰,对于数据泄露的防范不足,对于数据违法的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针对数据安全,倪凯对记者表示,禾多科技会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与主机厂协作,进行合法、合规的数据收集。同时,他解释道“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的兴起,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禾多科技作为一家本土科技创新公司,希望基于本土数据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好用的自动驾驶方案、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我国建设智能汽车交通强国。”
协作与用户体验
在造车资质放开和电动汽车供应链体系发生巨大变革的大环境下,传统车企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互联网科技公司成了汽车行业的一股新生力量。互联网公司的入局如同“鲶鱼”般激活了汽车行业的创新活力,并重塑了多种行业诉求,比如造车思路已经从传统的工程师角度转变为用户角度,不断优化用户驾驶体验。
这也是禾多科技一直努力的方向。公司深知如果要在未来五年内实现百万台级交付、百万公里级的全场景数据回传,不仅需要足够的产品交付量,更需要用户对系统的实际高频次使用。因此,用户体验将是量产落地后的关键维度之一。
对此,禾多科技内部还有一个专门的用户体验团队——TeamU。通过对智能驾驶功能用户日常使用习惯、遇到的痛点进行分析和优化,禾多科技希望让自动驾驶有更好的用户体验,让用户更加信任自动驾驶的功能,享受自动驾驶带来的优越驾乘体验。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来说,充足的路测数据是算法迭代、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倪凯说道,“不过对于传统车企而言,算法和用户体验却是他们的‘痛点’。”在这种形势下,科技公司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共赢成为了新趋势。
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倪凯表示,基于对禾多发展态势的期待,2025年之后整个行业将向无人驾驶过渡,但这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会按照区域、场景等慢慢推进。在自动驾驶领域,禾多科技会沉下心,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努力,坚持做长期主义者。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