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财经资料和金融攻略,欢迎微信搜索关注“康波财经”公众号(微信号:youqianlab)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待遇是退休后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有关养老金的话题也备受关注,有退休人员表示,自己的工龄和朋友的工龄同为25年,但是养老金待遇却相差了1000元,这是什么原因?
工龄同样都是2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相差却有1000元,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因为现在工龄并不是影响养老金待遇的直接因素,我们的养老金待遇是根据全国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具体公式如下: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各地计算方式不同,而且只有部分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有。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养老金计算涉及的因素有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地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视同缴费年限等。
而工龄只是指劳动者上班时间的总和,工龄并不一定等于社保缴费年限,有部分朋友虽然有工龄,但是并没有一直按规定缴纳社保,这就会出现工龄和社保缴费年限不同的情况。有些退休人员还可能有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享受过渡性养老金。
两个退休人员的工龄都是25年,即使社保缴费年限也同为2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通常也会有所差异,因为社保缴费年限只是影响养老金待遇的其中一个因素,除了社保缴费年限外,退休人员退休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的年龄,退休人员的社保缴费基数等,也都是影响养老金待遇的关键因素,任意条件有所差异,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就会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关于“工龄都是25年,养老金却差了近1000元,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总之,工龄都是25年,养老金却差了近1000元很正常,因为工龄并不一定等于缴费年限,并且缴费年限只是影响养老金待遇的其中一个因素。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