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疫情,对我店的影响要比以前更大”,上海徐汇区某汉堡店的店主王明说。
88年的王明是安徽人。他高中毕业就出来闯荡,做过销售、下过工地,赚了一些家产,在2020年7月份开始投资餐饮开店。选择的方向是开设汉堡店,生意最好的时候,王明的新开店面最高扩展到11家,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州、无锡等地。
(图为王明的汉堡店)
但是从2022年3月后,疫情的形势比较严峻。王明开始关闭部分门店,根据他的计划,如果员工愿意等到开业,发基本生活费,有条件的员工可以把店盘下来,他只要押金。到现在,已经关闭了8家,上海、苏州、无锡各保留了一家。
王明的第一家店开在上海徐汇区,初始投资大概20多万,包括2-3万装修,全新设备7万左右,雇佣了4名员工,每个月工资大概在3万左右,保底租金大概1年10万元。
“我并没有给社会做多少贡献,疫情面前,会尽量让员工不频繁的换工作。”王明说。
王明的经历可以说是千千万万小微在疫情下遭遇挑战、抉择与坚持的缩影。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约有小微企业3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8000多万户,总计小微商户数量超过1.1亿,他们关系着就业与民生。但小微企业也是最容易受到疫情影响的群体。
对王明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他们不缺乏经营智慧和经营基础,但眼下,现金流是他们渡过疫情难关。王明表示:“像我们这样的小店,对公流水比较少,平常急需资金时都是通过个人信贷、亲戚朋友拆借。”
金融“输血”应该成为他们解决资金难题的首要渠道。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指出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多部门第一时间部署,在支持小微企业层面,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银保监会提出“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3月30日,度小满宣布,为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小微商户提供免息贷款支持,首批总额度1亿元。
自3月30日起至5月29日,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提交申请时国家权威机构披露的信息为准)的小微商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凭借营业执照,商铺的租赁合同等证明,申请免息贷款。通过审核的用户,度小满将发放还款免息优惠券,最高可享受10万元的免息额度,免息期限为12个月。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度小满曾多次为小微商户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助力小微商户渡过难关,还为受灾严重的小微商户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延期还款、低息贷款的支持。
小微商户是经济的毛细血管,为抗疫与稳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生命力,守护着我们的人间烟火。度小满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给小微企业的经营造成冲击,流动资金成为小微企业能否存续的“生命线”。度小满为小微商户提供12个月的免息贷款,用以支付房租、人力成本这些固定支出,稳定他们的生产经营。只要扛过困难阶段,他们的经营一定能够回暖。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