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城市更新REITs融资指南:5步破解底层资产设计难题

康波财经
本文深度解析2025年城市更新REITs融资的核心优势、最新政策及底层资产设计要点。重点解读专项债与REITs联动模式,提供资产筛选五大黄金标准和SPV架构设计雷区。结合7单成功案例,详解如何破解合规性筛查难题,预测2025下半年审批时效缩短、民企参与度提升等三大趋势,为投资者把握2000亿规模政策窗口期提供实战指南。

引言:把握2000亿规模的政策窗口期

截至2025年6月,我国城市更新REITs融资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专项债与REITs联动模式成功盘活存量资产超800亿元。在新发布的《关于推进"两重"领域REITs发行的通知》政策背景下,底层资产合规性筛查成为项目落地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7单成功发行案例,深度解析从资产重组到现金流测算的全流程要点,助力投资者抓住2025下半年的黄金机遇。

城市更新REITs融资的核心优势与最新政策解读

相较于传统开发贷,基础设施REITs在20年运营周期内可实现IRR提升2-3个百分点的显著优势。2025年6月新政特别明确:地下管网、保障房等"两重"领域项目可享受"即报即审"绿色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已发行的7单城市更新类REITs平均分派率达5.17%,超出监管要求的4.5%基准线。

政策资金支持: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组合拳

2025年专项债申报引入创新条款——允许不超过30%的债项资金用于REITs培育期的资产整合。在财政部最新披露的1350亿超长期国债中,26.5%(约358亿元)明确投向具备REITs潜力的城市更新项目。苏州工业园REIT的实践表明,"专项债+REITs"组合可使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80BP。

不可替代的三大核心优势

  • 退出渠道明确化:原始权益人通过扩募机制保留15%份额即可实现资产周转
  • 税务筹划空间:SPV架构下的土地增值税递延政策可节省约项目总值12%的成本
  • 资金杠杆效应:公募REITs募集规模可达底层资产评估值的110%-120%

五步攻克底层资产设计:2025实操标准

根据住建部2025版负面清单,商业配套面积超30%、产权分割项目等5类资产被明确排除。关键操作要点包括:出租率与现金流覆盖率需连续3年达标,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车位经营权打包,成功将覆盖率从0.8倍提升至1.35倍。

资产筛选五大黄金标准

  1. 产权清晰度:需取得100%产权证明及无争议承诺函
  2. 现金流稳定性:最近3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CPI+2%
  3. 运营成熟度:运营时间≥3年(保障房可放宽至2年)
  4. 合规证明文件:需取得发改委等5部门的合规性批文
  5. 资产规模门槛:单项目评估净值原则上不低于8亿元

SPV架构设计的两大雷区

当原始权益人通过SPV持股比例低于20%时,可能触发并表风险。杭州某REIT案例显示,不当的风险隔离机制导致项目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直接造成12.7%的发行折价。建议采用"双SPV+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三层结构进行风险管控。

专项债与REITs联动模式深度拆解

某市3.2亿元旧改项目创新采用"专项债培育+REITs退出"模式:前3年以2.8%的年利率使用专项债完成资产整合,后期通过REITs发行实现债务置换,最终将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3.5%。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账户、期限、信用三个维度的严格隔离。

城市更新REITs融资高频问题解答

商业地产配套比例的红线是多少?
根据2025新政,城市更新项目中商业配套面积占比≤30%(按计容面积计算),超出部分需剥离处置。
导致REITs发行失败的首要原因?
证监会数据显示,67%的失败案例源于资产权属瑕疵,包括未批先建、土地性质冲突等法律问题。
各城市政策有何差异?
深圳对保障房REITs提供发行规模1%的奖励(上限5000万),北京则实行前3年地方留成税收50%返还政策。

前瞻:2025下半年三大趋势预测

行业将呈现审批时效缩短至4个月、民营企业参与度提升至35%、扩募项目占比突破40%的态势。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发改委每月发布的《基础设施REITs重点支持项目清单》,并提前6个月启动资产合规性整改。底层资产重组技术将成为决定REITs融资成败的关键要素。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