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小时候都喜欢玩“集卡”游戏,比如购买一包方便面,里面会有一张卡片,集齐全套卡片能够兑换奖品,如今,年轻人有了新的玩法,比如购买盲盒,还有一个小玩意也正在掏空年轻人的钱包。
购买盲盒在年轻人中是比较流行的,盲目最早诞生于日本,盲盒中会有手办或者挖偶一类,购买盲盒后有一定几率获取到自己喜欢的手办或者玩偶,和当年购买方便面集卡游戏有不少相似之处。
盲盒中的玩偶、手办通常都会比较可爱,能够激起年轻二次元玩家的购买欲,实际上购买盲盒需要凭运气,有人购买一大堆盲盒也没有抽中自己喜欢的手办,有人却能在几个盲盒中就能抽到“爆款”精美手办。这些爆款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可以进行买卖,在手办二手平台上,盲盒手办玩偶能够炒出高几倍的价格,也是一些人的赚钱之道。
如今,继盲盒之后,有一个新玩意儿也正在掏空年轻人的钱包,这个“小玩意儿”能够让一些年轻人上瘾,就是“炒娃”,制作精美,衣着华丽的娃娃。
炒娃指的就是娃娃玩偶,是一种高端的手办,虽然娃娃较小,但因为制作精美,配上华丽衣着,在二手平台上也能获取到一个较高的价格。有不少年轻人为了买一个玩偶手办,不惜平时省吃俭用,甚至有一些年轻人一年花掉几万元、几十万元去购买。
之所以说炒娃正在掏空年轻人的钱包,因为“炒娃”烧钱,买到娃娃后,还需要购买各种衣服、装饰物等,一些年轻人宁愿苦自己也不会苦了自己的“娃娃”。
娃娃手办制作精美,形象逼真,手工制作,本身的价格就比较高,“炒娃”还会带动一些附属品涨价,在“炒娃”圈,一件娃娃裙就收购价就可能达到2000元,娃娃价格越高,附属品的价格也会更高,甚至过万。
“炒娃”并非所有年轻人都能玩,有人把娃娃收藏当做自己的兴趣,而有人则是通过“炒娃”买卖来赚取中间的差价,作为职业炒手。炒娃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即使有部分年轻人有兴趣,面对高额的价格也无能为力。
继盲盒后,现在不少年轻人选择了“炒娃”这个“新玩意儿”,在一些人眼中表示不能理解,这些钱花在玩偶手办上,你认为值得吗?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