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率和期限"倒挂"现象,原因是什么
康波财经 2020-12-15

一般来说,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会越高。然而近日在一些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中,出现了收益率和期限“倒挂”现象,一些短期产品的收益率反而高于长期产品。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3种原因造成的。

1.利率市场化导致期限溢价收窄。假设小编在2016年购买5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期限3年。到了2019年,由于CPI上涨,货币贬值,5万元及其利息的实际购买力将低于2016年。为了弥补通货膨胀给小编带来的损失,银行会提高长期储蓄存款的利率,这就叫做期限溢价。

然而如今,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加剧,预计未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呈上调趋势。利率上调,削弱了通货膨胀带给小编的损失,期限溢价也会随之收窄,也就是说,银行不必再为长期储蓄存款设置高利率,导致长期理财产品收益偏低。

2.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银行高息揽储的意愿。目前,央行施行宽松货币政策,银行存贷比监管要求放松,揽储压力降低。也就是说,假设银行A从前每吸收1亿元存款,需要向央行缴存1700万存款准备金,余下的8300万才能用于放贷;但存贷比下调后,现在银行A想放贷8300万,则只需缴存1500万存款准备金,这意味着银行A需要吸收的存款减少了200万。在此背景下,银行不再需要用高息吸引长期存款,长期理财产品的收益自然有所下降。

3.银行理财收益率呈下滑之势,银行不愿预先提供高息。目前看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整体呈下滑之势,且这种趋势仍将持续。因此,银行为自身利益考虑,不愿预先提供长期高息。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