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钨价为何突破历史新高?
康波财经
2025年全球钨价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受中国开采指标缩减、新能源与军工需求激增、政策调整、地缘因素及替代方案滞后五大核心因素影响。中国占据全球钨供应约80%份额,其开采指标缩减至6.8万吨(同比-15%),叠加军工与新能源产业需求年增长率超25%,形成供给端收缩与需求端扩张的剪刀差效应。欧洲APT价格已突破520美元/吨度,较年初上涨42%。产业链方面,上游矿企盈利弹性最大,中游加工面临成本传导压力,终端制造需探索替代材料。投资建议方面,短期可跟踪中国钨协进出口数据,中期布局钨回收技术企业,长期关注非洲新兴钨矿项目。五矿证券预测钨价高位或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
2025年全球钨价突破历史新高,引发产业链广泛关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钨生产国,其开采指标缩减与出口政策调整成为核心变量,叠加新能源与军工需求激增,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2025年7月欧洲APT价格已突破520美元/吨度,较年初上涨42%,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本文将深度解析钨价暴涨的底层逻辑、产业链影响及投资机会,帮助您全面理解这一钨价历史新高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
钨价暴涨的五大核心驱动因素
当前钨价上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供给端收缩:中国钨精矿开采指标缩减至6.8万吨(同比-15%)
- 需求端扩张:军工与新能源产业需求年增长率超25%
- 政策影响:中国出口配额调整与环保技改限制产能释放
- 地缘因素:主要消费国加紧战略储备,推高现货溢价
- 替代滞后:钼基等替代方案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这种供给端收缩与需求端扩张的剪刀差效应成为推动价格上行的基础动力。
中国开采指标缩减如何改变全球供应格局?
中国占据全球钨供应约80%份额,其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市场:
- 产能压缩:2025年第二批开采指标再降8%(五矿智库数据)
- 区域影响:湖南、江西主产区产能利用率不足70%
- 替代延迟:刚果(金)新矿投产推迟加剧短缺
这一结构性变化使全球钨市场进入供应紧张新常态。
军工与新能源为何推高APT需求?
需求端呈现双轮驱动特征:
- 军工领域:
- 美国F-35战机扩产带动硬质合金需求
- 穿甲弹等特种武器钨用量增加30%
- 新能源领域:
- 第三代半导体对高纯钨需求年增25%(Techcet数据)
- 固态电池钨基负极进入中试阶段
这两大领域的叠加效应使APT价格获得持续支撑。
产业链影响深度图谱
钨价波动对不同环节产生差异化影响
产业链环节 |
主要影响 |
应对策略 |
上游矿企 |
盈利弹性最大 |
优化开采效率 |
中游加工 |
成本传导压力 |
工艺改良降耗 |
终端制造 |
产品结构调整 |
探索替代材料 |
这种产业链传导机制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主要钨矿上市公司业绩弹性测算:
- 洛阳钼业:每吨钨精矿涨1万元,EPS增厚0.15元
- 厦门钨业:硬质合金产品实现100%价格传导
- 中钨高新:切削工具库存周转天数降至23天
券商普遍认为这三家企业是钨价上涨最直接受益标的。
硬质合金企业的生死突围战
硬质合金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 行业平均毛利率从18%压缩至12%
- 领先企业通过工艺改良降低单耗3-5%
- 日本东芝加速推进钼基替代方案
这些动向显示替代品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国际应对策略全景扫描
主要消费国的战略调整:
- 日本:
- 储备标准从60天提升至90天
- 与越南Masan签5年长协
- 欧盟:
这些措施反映了对中国钨出口依赖的再平衡。
结论与投资建议
当前钨价历史新高反映战略资源价值重估:
- 短期:跟踪中国钨协每月进出口数据
- 中期:布局钨回收技术企业(如格林美)
- 长期:关注非洲新兴钨矿项目
五矿证券预测钨价高位或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